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2009-06-25 21:07:30)
标签:

李心路

時尚廊

分类: 时尚廊独家:書与房
  口述/李心路 采写/游正宇 /游正宇

     

  “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就跟推大石头上山一样,你不推,它就会倒回来压着你。”

——李心路

          

  

  我最近两年的阅读,更倾向于看杂志,而不是看书。我以前觉得新的不一定是好的,大概是去年,我开始觉得新的大部分都是好的,所以我倾向于看杂志,了解上面最新的一些信息。杂志更有当下性,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从当下出发。有些人会沉浸在一些复古的东西里面,但是我觉得那离我现在的生活太远了,还是活在当下好。比如,1930年代的老上海,现在的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假象,有些人会耽于这种假象,很享受很满足,但是我觉得那不真实。

 

  我比较喜欢商务印书馆和三联书店出的书。国外的出版社,我喜欢企鹅出的文字书。小说的话,Douglas Adams的科幻小说《星际旅游指南》我挺喜欢的。Douglas Adams是我目前为止觉得非常神的一个人。他老人家之前因为高血压,在跑步机上运动的时候去世了。Douglas英国式的幽默,比如,在其小说中将不可言喻的宇宙比喻成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例如,像饼一类卑微的事物,其实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他的这系列小说的角度很好,Douglas曾在书中写道,咱们的地球是一个演算题,有人借由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脑“deep thought”,来算这道题。等一万年、一亿年以后,大家都在广场里,等着deep thought讲它算出来的答案,结果deep thought公布的答案是“42”。 Douglas Adams的幽默和讽刺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达芬奇密码》中文版也挺神的,英文版我读了一半。英文书我看得不多,书架上有一些。国内的小说,我看过张爱玲所有的小说,王小波大部分的小说,聂华苓和白先勇写的一些,我也看。翻译过来的小说,我基本不看。

 

  我以前看书,是当成一个借鉴,看了无数,但都和我的生活没有关系,两者之间特别分离。后来,看书之外,我也更多地让各种书本之外的经验进来,我发现这更加自然。我觉得看书(看智慧)是让你预先知道一些规律,但是自己真正去体验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层知识。看书和实践,两者都是必要的。

 

  小时候我经常看《大众电影》、《奥秘》、《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散文》、《诗刊》、《世界之窗》、《读者文摘》等杂志。九几年的时候,我去三联书店看过很多艺术类和设计类的画册。视觉方面的书,目前我愿意称它们为工具书、参考书,或者在岗位上要学习的书。电子杂志的话,我会看shift、pingmag(现已停刊)等,还订阅了Dazed&Confused、Another Magazine、Art Review等杂志的Newsletter。

 

  我最近比较关注宗教和科学的话题,我感觉科学在近期的未来会有大的发展和突破。到那时,估计我们之前很多旧有的科学知识会被推翻,会出现一个新的科学认知平台,我们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也会随之改变。

 

  很多做艺术或者做创意的人,都比较关注量子力学。我发现量子力学里面,所探索的意识的无限可能性,在这点上,类似佛家学说里,对“无”的某种状态的阐述——我们做事情其实是对“无”的一个加力,然后我们把这个“无”变成任何东西,比如,电脑上的铝条,它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是因为有很多人给它加力后的结果,如果不加力,它就是元素,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我们也都是从那个状态里出来的。

 

  最近比较关注Deepak Chopra(印度人,现在美国)的一些言论,他讲到的一些案例挺有意思的,我的电脑里存了很多他的讲演录音。比如,社会集体意识催促着一个人在所谓“老”的年龄变老;体验时间(关于时间的主观尺度)这个话题,等等。净空法师(安徽人,现在台湾)的一些言论,我最近也挺关注。比如,当人们齐心协力地想一个事情的时候,能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气场是湿淤的,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等等。我看过噪音艺术家王凡参与制作的一个关于净空法师的DVD,网上也能看到很多净空法师参与的访谈节目。

 

 

   MORE: http://www.didelidi.com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b.1972,山东聊城人,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美术系)目前在做自己的didelidi工作室(李心路+明天),接一些设计活儿,最近在给一个幼儿园做VI设计。在做一些商业设计工作的同时,李心路会随性地做许多有趣的跨界项目。图中,左为设计师明天(马来西亚人),右为李心路。供图/李心路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didelidi”,在李心路工作室的墙上拍到的,这是她和明天最近的手工活儿。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书橱的局部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泽厚主编的《创造的秘密》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版的《杜尚访谈录》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李心路说:“我是非常专心地读完的。这三本小说的节奏感和情节,我都非常喜欢。”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鲁迅编辑的木刻书系。木刻作品需要创作者投入很多的人力,去处理疏密关系,去触摸,李心路如是说。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的《古今名人画谱》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画国画的时候,是我感觉最舒服的时候,国画非常灵活,你可以从这个世界出,那个世界进,尤其是它的抽象式留白,特别好玩。国画里有一种来自传统的世界观。陈洪绶的国画我挺喜欢,他的美特别硬、特别丑,而这种丑,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美了。”——李心路

        李心路:我的书橱和我的阅读

          李心路的书橱里有不少《CREATIVE REVIEW》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