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5f080735td882f09a0bef&690
在去年刚一入冬的时候,大院里为了给每栋住宅楼安装摄像头,就在楼旁马路的拐弯处新增了一些灯杆,上面除了安有照明灯外,还专门安装了监控探头。为此,原本一路畅通的平坦水泥路面当然也就跟着遭了殃,先是被工人师傅们用电锯残忍地切开了一段段宽约50厘米,贯穿马路两边的大口子,接着路下的泥土就被一锹一锹地挖了出去,然后坑里埋了管线后再把土回填,之后那些忙碌的师傅们就都完事大吉收工走人了。只剩下那一段段裸露在外的泥土,很不和谐的暴露在水泥马路当中,默默地哭泣,无声地控诉。
之后,在风霜雪雨之下,在人车不断经过之后,这原本就低于路面的泥土日渐下沉,以至于最后竟形成了一段段深约3~5厘米左右的土坑,给过往的路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开车的从这里经过,要慢踩刹车一档起步下坑过坎,如果不这样的话,车后面坐着的人就得做好头与车顶亲密接触的准备。骑车的人从这里经过,如果懒的下车,直接硬骑过去的话,他的肠子肚子就得翻上几个,毁车不说,技术不好的直接把人颠下来的事也是有的。
于是一段时间里人人谈路色变,谁说谁怨,谁过谁骂。可是,人们的怨声也只能是怨声,随风而过没有留下半点影子,谁让这些过路的人都是那一无权二无钱,没有一个说话顶用的人呢?
就这样,大家伙盼呀盼呀,总希望守得云开见月明,让这头疼的路面不再闹心。
于是盼过了年头,盼到了入春。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这路终于有了动静。这不,前几日就见一些工人开始给这些坑填土,之后就开始抹水泥,等抹好了以后为了怕把新抹好的路面压坏,他们还把一块块铁板横七竖八地盖在了上面。从这铁板盖上之后,楼里的人们每天晚上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过车的声音,尤其是夜深人静时,那“哐当”“哐当”如放炮的铁板声更是突兀,真是让人夜不能寐。不过想到以后,路会变得好走,被吵得睡不着觉的人们也就忍了。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嘛。
可是,令人堵心的事在铁板撤走以后再次出现了。人们赫然发现,这修补好的水泥路面竟然是坑坑洼洼,有不少地方还都比旁边旧的水泥路面高出了不少。可想而知,这干完的好事竟又招来四起的怨声,每个人的心里都冒出了一个念头“这都干的什么活呀!”
好在三天之后,终于有人听到了老百姓的声音。于是这马路上又出现了一些施工的人,这回他们是用工具把凸起的部分打磨平,可是虽然如此,那凹下去的部分却是无法弥补,于是这路上的伤疤就这样一条条,一块块的每天清晰地显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看着这条满是疮痍的水泥路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我们在课上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下再找补,这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现象不就和这道路施工完全一样了吗?路不好走了,我们还可以凑合着过,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挖了再修。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的时光还能再重来吗?我们的进度还能再重来吗?我想,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不”。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提前进行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用心地钻研教材,采用适当的教法和学法,力争把每一节课真正上好,向40分钟要质量,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学生造成困惑、损失和负担。
因为,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即使“堤”内损失“堤”外补,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先机,再怎么弥补也是补不回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