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5f080735tbe807e63adb0&690
今明两天,我们学校组织期中考试。
今天一早已经考完了数学,明天就要考语文和英语了。
为了让1班和2班的学生能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语文和英语的复习当中,我决定今天不留数学作业。
带着这种想法,中午饭班时,我先走进了1班教室,对着教室里的全体学生说:“因为明天考语文和英语,所以今天不留数学作业。”我的话音一落,只见孩子们喜笑颜开,那高兴劲儿全都写在了脸上。
在1班刚说完,我接着又走进了2班,不过这回我说话的方式有所改变。
“明天就要考语文和英语了,李老师为大家着想,想让你们今天回家好好复习语文和英语,争取明天取得好的成绩,所以今天就不留数学作业了。”
我的话才刚说完,2班的同学们立马欢呼了起来,“李老师太好了!”“李老师万岁!”……有的学生甚至还鼓起掌来,看我的眼神都透着不一样的光彩。
从这个实验来看,同样是一个意思,可是因为老师说话的方式不同,以至于两个班的学生反应也不尽相同。
虽然他们听了这个消息都很高兴,会认为李老师不错,但是我在2班的说话方式却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的体贴和关爱。
其实,每一位老师都很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遇到这样的现实:教师为学生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很多,既搭上了自己难得的休息时间,又搭上了自己宝贵的身体健康,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并不买账,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抵触的心理和情绪,更或是出现因“爱”生“恨”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我们爱学生的方式不太合适,得不到学生的喜欢,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对学生的爱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爱这个老师,他才会愿意把这门功课学好。
那么作为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们呢?
那就是对学生付出我们的真爱,而且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得到。
只有这样,我们对学生爱的付出才会得到学生爱的回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