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杀人犯大学教授策划 |
分类: 我眼中的社会 |
杀人犯都能成为大学教授,说这事一般情况下都是很难令人信服,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
据《金黔在线》报道:贵阳警方17日抓获一名逃亡16年的杀人嫌疑犯任某。令人吃惊的是,他是贵州策划设计界的风云人物,还是贵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主讲营销策划等,口才很好,上课时几百人大教室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他也曾任中国策划研究院贵州分院长。日前在一老乡聚会的饭局上,受害人的弟弟将其认出后报案。逃亡16年之久的任某改头换面、更名改姓。被警方抓获前,任某曾任中国策划研究员技术督导长、中国策划研究院贵州分院长等职,开有一家策划公司,且是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
http://s4/mw690/5f07d69atdd4efc6a0d33&690看到这则有点儿荒唐的新闻事件,内心各种思绪顿时翻江倒海。一名杀人犯竟然经过努力,逃亡16年,不但成了策划设计界的风云人物,而且摇身一变成了贵州大学等好几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不但在讲台上赢得了就连科班出身的专业教授都难以想象的赞誉和掌声,而且还赢得了街坊邻居们的就连所谓的绅士都难以达到的赞不绝口的好评。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羡慕这样的成功人士,可惜的是任某却是逃亡16年的杀人犯。杀人犯在逃亡的路上付出了何等的艰辛自然不言而喻,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16年来的逃犯现在成了中国策划界的风云人物,成了大学教授,这巨大的反差令人疑惑重生。
首先,任某为什么逃亡了16年才被警方抓获,在这16年中警方到底在干什么?中国的警力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从人、物,还是技术方面,虽然不敢说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起码也应该达到国际二流水平了;加之,政府一直注重执法队伍的建设,警务人员享受着一般行业难以享受的待遇,仅财政支出就令人望其项背。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维护法律尊严,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警务工作者却让一名杀人犯逃亡了16年之久,不但没有将其绳之以法,反而让其由弱变强,成了一位整日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接受人们掌声和鲜花,接受人们尊重和仰慕的人物。这,多么像是一则离奇的寓言故事,难道不是对中国执法人员的讽刺么?虽然仅此一件,但也足够说明我们某些地方的警务工作水平了,单“二流水平”还好办,可以加以时日进行提高,如果“二”了,那就真是只能配合城管人员去打砸抢小摊贩的摊子了。
其二,一名逃犯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了策划界的风云人物、大学教授?不持立场来看此事,我绝对认为任某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大学教授,因为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赢得掌声一片,说明他授的课让大家从中都得到了教育。既然这样,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我们很多科班出身的教授却做不到这一点,难道他们都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酒囊饭袋(这里指的教授并不是指全部的教授,单指那些狗屁不懂,却通过其它渠道成为教授,享受教授待遇的人)?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想很多人也回答不了,只有那些教授知晓其中的奥妙吧。我要说的是,人事调动或者晋升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无论是任职资格审查,还是晋升资格考核都有一系列的手续和程序要走,在走这一系列程序的过程中,任某改名换姓以次充好怎么会屡屡逃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法眼,从逃犯变成策划设计师,从策划设计师到策划设计界风云人物,从策划界风云人物到中国策划研究员技术督导长、中国策划研究院贵州分院长,到贵州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我想,这中间经历的环节不比杀人犯逃亡越经关卡,接受盘查轻松太多吧!那么,国家相关任职程序到底约束力有多大,让一个大学生3年变成处级干部可以理解,让一个杀人犯变成策划研究领军人物、大学接受,着实令人费解。
这件事可能给很多感觉良好的人当头一棒,或者泼了一头凉水,令人汗颜。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任某的隐身能力,古人有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这任某算是属于大隐之士,他不但抛头露面,而且还成了业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不管怎样,我个人以为疑惑多多,不得不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