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他的英文名字叫son,,父母是开饭店的,他打小来到温哥华,亲历他父母的饭店越开越大。越开越红火,越开越多。
他的英文名是他自己取的。他是南方人。母亲在养桑蚕宝宝时,怀的他。所以他的小名就叫桑桑。他告诉他的父母说,我本是你们的儿,这英文又和我小名的音译一样。
可等父母都学了点英语后,他父亲把他原来的son改成了现在的sun。他对儿子说你要有出息,要像太阳一样才对!
桑桑是个好孩子,当他们家刚开饭店的时候,客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吧台下的小骨牌凳下,或跪着写中国字,或是帮大人摘菜。
他上七年级时,家境就开始好起来。母亲依然做老本行。父亲却开始回国内投资。做空中飞人两边跑。在家长心里,桑桑从小跟他们来温哥华吃了许多的苦,现在条件好了,也尽量愿意满足他的一些需求。
去年,他同学一家,住满了俗称的“移民监”,返回中国前,要处理一些家俬。由于孩子们习惯攀比,有船的同学没有几个。平时一谈“海钓”他们都很牛逼。桑桑回来后把同学家急需要出手船的信息告诉了父母。并吵着要他们买。
父母敷衍他,说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不想他在班里扬言他们家就要有船了,到时他要带大家在船上烤新鲜鱼吃,喝美国啤酒。
更让人尴尬的是,他竟然私通同学父亲,请他到酒店来谈买船之事。他同学父亲的一番话,让桑桑的父亲欲罢不能。
“你儿子很有情调,知道温哥华最好的活动是去海里钓鱼。这里的鱼多,鱼还蠢,像你家下脚料多,无需买鱼料。掉的多你的酒店就少去市场买鱼啊!”碍于面子,还是出于别的考虑,6万多加币一付,桑桑父子就把那条船拖到了自己家的后院。
那晚,他父母也挺兴奋的,他们开始感觉这儿子还挺会来事的,因为来吃饭的顾客不乏有玩船高手,他们说桑桑父母买了个便宜。
这天,桑桑从学校拿来一摞表格,说的是“替代教学”让家长填。还没摊开就抱回自己的房间。他知道父母都读不懂,最后还是他自己做主,填了上交。他自然选择了“替代教学”。因为,他心里惦记着海钓、
原来,这里教育局有个计划:“保障同性,双性,变性,特征等性取向政策”从幼儿园开始,利用卫生和职业教育课时,配合适合年龄的学生,进行同性,双性,变性还有双性特征等性取向议题教育,0---7年级,8---9年级的“卫生和教育科”,“10年级的规划科”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不乏有多重性“性”现象,以便他们走向社会时,不受同性和变性的社会歧视影响。
在这个多国度,多民族聚集的学校,有宗教倾向国家那些家长嘈嘈嚷嚷,反应强烈。中国家长都缄口不谈,心里都反对孩子很小的时候,看老师拿着生殖器模具,给孩子演示解剖学。还要他们讨论发言。
他们认为这会给孩子们造成负面的影响。他们年幼无知,以为学校提倡同性和双性恋。家长认为,这些要孩子明目张胆地议论道德范畴的事,应当等孩子们长大有了是非能力后再说也不迟。
显然,那些西方同学,中国及其它国家对孩子开放式教育的家长,都让孩子们去接受这个简称叫LGBTQ的课程了。而桑桑即按照自己对父母的解读,加上他内心牵挂的海钓之事。就擅自把自己放在“替代教学”里。即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家中自学和家长辅导下完成此项教学计划。
桑桑和几个华人子弟(他们是由家长选择了“替代教学”),先是自己学,似懂非懂时,他们就打电话问那个做医生的家长,谁知那位家长正忙着病人,也许他们的提问表达有问题,那位家长用中文吼道,你们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挂了电话。
找不到答案,因为桑家饭店就在近处,同学们要求去桑妈那,不想他妈妈正忙着招待客人。看涌来几个光头,问了不着边际的话(因为桑知道他妈的脾性,连表格都私了了)。他妈根本不知道学校放假是为了这些课程,又没有时间或是不屑于了解儿子的破事,桑妈的官能系统都集中在她眼前熙熙攘攘的顾客上——
她简单地听了,看着那些排队来吃饭的客人,“去,去去——”她用手势赶他们几个来”捣蛋的”。对儿子的态度鼻子不对眼,还连带学校一起骂:“什么破玩意,这学校的人吃了饭,没事干,跟胎毛还没干的娃儿们闲扯淡,去,去去——”
这是一个几十年都不曾发生的故事,在6,15这个特殊场所。桑和同学们在找家长后,没有得到答案的情况下(作业没法完成啊)都非常地沮丧,妈妈的表现,让他第一次感到她引以自豪的妈妈是那样的特别没风度,给自己在同学们面前丢尽了脸——
在同学们索然无味地离去后,桑也百无聊奈地,独自往市中心去买量鱼的尺子。因为,周末他已邀约了同学们和他一起乘船,看他父亲钓鱼。
在这里不但钓鱼要执照。而且钓的鱼要用尺量,每样鱼,尺度要求不一。有像叫龙什么的鱼一定要65cm长,不够尺度的你要放回大海,否则罚款,有时罚款金额超千元。
——
是的,桑桑,就是手里拿了一把哄抢商店时,没付钱的尺子,随着混乱的当口“撒野”。这里戳戳,那里捣捣,以至于那把被他折腾折了的尺子,最后在他的案宗里作为“犯罪工具”。
一个好孩子
就这样成了罪犯
冤
是悄然降临的祸福
偶然
是概率百分百的巧合
是冲突的戏剧再现
无奈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