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日本之一   ——   闻香识人

(2011-02-11 17:10:21)
标签:

杂谈

 

我的外公和他的哥哥,一个29岁,一个31岁,那一年,同一天都被日本兵抓去当挑夫了,从此一去不复返。

我的太奶奶就这二个宝贝儿啊,她哭天号地喊:我的一对旗杆被鬼子砍没了——

从此我的外婆从26岁开始和大她一岁的嫂子共同守寡,外公没有给她留下孩子,她领养了她嫂子的女儿我的娘——

             http://s3/middle/5f07911fg9bffa5e013f2&690  ——   闻香识人" TITLE="走进日本之一   ——   闻香识人" />

                                                   写在前面

 

             《走进日本》之一 ——日本人的洁癖是要打引号的 

 

日本这个国家,走进我的记忆:童年是国恨家仇。少年是真由美和《追捕》。青年是先抵制日货,然后我和我的消费理念一道“绥靖”啊——

 

一个二战中的战败国,为什么一跃成了我们的“榜样”,为什么?我不是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可当我在京都火车站流连忘返时,我就想对我死去的外公说:外公,真的对不起啊!我想写点什么?你老若在地下看了,会骂我汉奸不?

 

记得去年十月和中央电视台的几个朋友成行去日本考察,一切由他们代办,不经意间跟她们说走就走,没有导游,看起来是跟他们“瞎转”,其实他们早已做好了功课。

 

今天能记下点什么,一并要谢谢阿文,阿培,阿红,张子等,我也在提笔前无不感慨:国恨家仇今何在?京都回来小我叹!但愿他们看了我的《走进日本》系列,能给予一些意见,10左右的行程有点短,且话题都有点敏感。戳碰处你痛我也痛啊!

 

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同时它也是最古老的都市,保有一千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日本在明治天皇时代,才迁都东京。京都的许多名胜古迹都保留的很完好。并且不少都被列入世界遗产。

 

尤其是京都人的生活起居,都很讲究。我不知道“精致”是否能囊括那里的人文环境,为此,我挑选了一张下水道顶盖的图片,让你们看看我的感觉是否真的有点“过”?

 

在日本,我和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朋友聊天当晚,竟然在榻榻米地板上,久久难眠。这让我很羞愧,但我愿意“坦白”自己在美国时对日本人的“表现”,在第一篇《走进日本》里写出来,是为了“见微知著”吗?!我想是这样。顾不上怕你见笑——

 

那晚朋友要去参加一个酒会,在盥洗间洗了又洗,面对我质疑的目光,她说,是的。我越来越像日本人真有点洁癖,但是——

 

她故意拖长声调说,那是打引号的。她还说,我回国已不习惯坐公交车,和出租车,不是人娇气,你说错了,是气味,每个人散发出的气味我受不了,尤其在夏天——

 

她说,她喜欢日本,她一开始也以为是那里的环境好,后来她再次回国,已不习惯坐公交车,和出租车,“南雁,你别上来扣我帽子——娇气,你说错了,是气味,我不能闻的是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气味——她又说了一边,“我想吐”她还加上这句,你听了受得住,我听了就不由得嗅起自己来——

 

“你讲实话,你没发现那小气味,常常会破坏我们的嗅觉环境啊!”我回到了理性,勉强能与她同步思考,她对“嗅觉环境”的剖析不无道理——

 

天哪,日本人对“气味”如此讲究,可几年前我在美国,扯下带着汗腺的围巾,“慷慨”地一甩,把它搭载在那老妇人洁白的脖子上的举动,就是冒犯人家的整洁啊!今天让我想起,依然“尴尬”不已啊!

 

——

 

在日本,因为和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朋友聊天,当晚竟然在榻榻米地板上,久久难眠。因为想起第一次和日本人“短兵相接”,就忽略了个人卫生。在了解日本人“洁癖”后,我很羞愧。但我依然愿意“坦白”自己的“过火”行为。在美国时对日本夫妇拾金不昧的“善意达谢”。

 

与大家交流的目的,就是

 

第一次去美国时,在夏威夷的一个景点上厕所,把奥林巴斯的照相机弄丢了,等上了车再想起它。晚了,完了。它价值不菲不说,那拍了十天的风景照片全丢了,太可惜啊!

 

那里来来往往中多少人在穿梭啊!失望中还是忍不住气喘吁吁跑去找,竟然一对老人拿着相机等在那里——

 

当我的眼睛看到那相机发亮时,那老太太就要把那相机递给我。可那老先生给她做了拒绝的手势,他拿过去先打开镜头,还拿出老花镜慢慢看,确认是我后这才把相机还给我——

 

情急中,我把自己的漂亮围巾从汗渍渍颈脖上拖下来,像献哈达那样,强行套在了那老太太的脖子上,带着自己最个性化的气味——对日本夫妇拾金不昧就此“善意达谢”。

 

因为他们是日本人,我连声“谢谢”都不愿说,但我又掩饰不住失而复得的欢喜和感激——

 

我的身后好像是他“哈依”“哈依”不停的“哈依”声——回望他们时,远远地,两个老人还躬身在那里,我当时以为他们都是驼背——这次去了日本才知道,谦让和感恩,是日本人躬身行礼最自然的表达。哎,自己真的很无知——

 

“芥子纳须弥,毛瑞现大千”,细节,日本人从关注自己“气味”卫生的细节入手,创造并保护了他们的大环境。这种不因细小而不为的爱己,爱人和律己的生活习性,与丰田汽车的生产,到高科技创新的家电领先,有没有本质的联系呢?!

                   http://s4/middle/5f07911fg9bff860a9e93&690  ——   闻香识人" TITLE="走进日本之一   ——   闻香识人" />
                           日本街道上的地下管道盖

               

             南雁今日小诗——《忘却,为了别样的明天》

                        

                        一对旗杆被砍

                        天塌地陷

                        两个寡妇六个孤儿

                        杵在国土上

                       

                        这是中国灾难版的缩小

                        国耻家恨

                        在你家在我家

                        我们到底做错了

 

                        燃一炷心香

                        给殉难在国难中的亲人和同胞

                        把忘却备忘在根上

                        让记性峰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