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对好友说,《温哥华的女人们》这部戏,我不再急着去完成它了,因为它充满禅意的内涵,曾让“我举重若轻”又让我“举轻若重”啊!
《温哥华的女人们》让我每走过一个,感同身受她们的不易,便多了个知己,也多了份感伤,多了份智慧,也多了份反思——
我相信:当我走出这100个女人(这是我来温哥华后的计划),无论是她们带我穿梭时光,命运,焦灼,无奈------
抑或是她们再带我回归本真,友爱,充盈,无我
我都会感叹:写好她们便成了我一生的追求啊!因而我所有的文字都有她们的影子,她们的时“好”时”坏”,让我揪心——她们在我的笔下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也是生活哲学的践行者,更是迁徙途中的精神流浪人——她们是不做不错的翻版——
夜半三更,小爱的外婆,舅舅都接到她在西半球白天打来的电话,她哭的很伤心,她要她妈妈赔她的青春费——
这个惊人的消息,让她和老伴一个多星期都缓不过来劲。当他们知道小爱被放到脾气乖戾的她姑姑家时,担忧和思念让他们夜不能寐。尤其是听到女儿说起在国外思念女儿,差点出车祸的时候,一家人还有孩子的舅舅和舅妈都潸然泪下。
她和老伴策划了一个“阴谋”,此时正是寒假,外婆以想爱爱的理由,让舅舅去把爱爱接到他们家,孩子并不知道妈妈来了,当大家看到分别三年多的爱爱变成了圆圆的胖球时,他们更加伤心,搞心理咨询的舅妈说,这是孩子在思念母亲得不到回应时,孩子拼命用食物替代情感需求的后果——
爱爱就是这样,像当初没有人征得她同意,把放在姑姑家那样,这会又没有人征得她同意,让妈妈偷偷地带回了温哥华。
来温哥华后,妈妈让她减肥的过程,让她痛苦不堪。尤其让她在半饥饿的状态下,恶补外语——更让她苦中加苦,她愤怒地叫她妈妈“法西斯”。经常地爱爱的妈妈和外婆感叹,也许不该带爱爱去国外——
这让始作俑者的老外婆那个烦啊!
一阵电话铃响,把老外婆的回忆打断,是儿子怕她担心,半夜里又把爱爱打电话来的内容告诉她。
原来,爱爱去年在报考中学时,同学们大都被华人看好的一家私立学校录取,可只有她的通知没有,那天她和母亲一并被请进校长室,校长说,你们把自己“out”了,她才知道妈妈为了确保她成功升学,偷偷地把老师给她不好的评语改了——妈妈并不知道学校也会有一份学生原始档案通过邮件的方式也一并投给了那所她申报的学校——
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妈妈在尴尬中,指着自己用英语说,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今年,又到了申请中学的时候了,白天,母女又为爱爱升学的事“杠”上了,爱爱想起去年因母亲作弊,那所私立学校拒绝她后,她在这一年林林总总的不愉快(妈妈让她到语言培训学校,艺术培训学校学习过度)这一年,她虽然也学到一些东西,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她和一些大孩子在一起,人们究竟她为啥休学一年时,竟然有同学把她的事在语言学校传开)她都领受了——
这便有了文章前,爱爱去向外婆和舅舅告状的故事,虽然她学着大人向自己的妈妈索赔“青春”损失费,不无幼稚,充满童真,但孩子在成长中,由于大人以“关爱”过失,而带给自己和孩子的无奈和委屈,是如此的让人读来唏嘘啊——
南雁今日小诗——《当爱你的时候——》
打包你的一切
包吃包住包办你的成长
把爱的名义
变成道理宣讲
伺候你
伺候你无微不至
以爱的权利
给予无尚
不舍你
不舍你的离开
盖上私有财产的公章
子孙满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