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清明之际,我想与大家分享更多关于老爸爸的故事,可又怕为自己的感情所佐,不能向大家完整的推展他坎坷却绚烂的一生,故借老爸爸孙女发来她留存爷爷的报刊文选。让您和我与他同悲欣 。谢谢!
http://s10/middle/5f07911f482f0a31f6919&690
名震皖鄂剧坛的王运威
去武康向人打听他家的住址,回答几乎地众口一词:“噢,就是那个扎花圈的老头啊!”当在莫干新村见到王运威时,他开玩笑地说,他在武康住了几十年,扫大街、拉板车、扎花圈,镇上的人都叫他老王,而到了安徽、湖北,大家都称他”王老“了。
69岁的王老,是红在皖鄂的剧作家,现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他创作的剧本,先后被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32个剧种、12个中央及省市级剧院、400个春小剧团搬上舞台,另有多部剧本被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其中《姐妹皇后》还被中央二台列为特别节目,并被交流到美国和东南亚播放。他至今已获10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大奖。
王运威1926年出生在安徽广德一个清贫的工人家庭。外婆家住德清筏头。他七岁丧父,作为孤儿,少年便辗转于江浙一带。1943年,他在江西景德镇,拜著名画家王大凡为师。1947年,王运威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即现在的浙江美院)专攻中国画,但同时也喜欢戏剧。解放后,王运威到宣城地区文化局工作,渐渐地爱上了编剧工作。他爱读历史故事,且又有相当的编造力。他在创作上追求内涵的深邃。1953年,由王运威编剧的《打瓜园》在安徽省参加戏剧会演获二等奖。1962年,他到长兴剧团创作了现代戏《仙山暴动》,又一次成功地连演百余场。
然而,与艺术结缘的王运威,他的人生道路也如一部《天云山传奇》。他几次被送回武康,和他妻子一起拉板车、扫马路、扎花圈。。。。。。
1978年,王运威关闭了花圈店,说:“老夫要下山了!”颇具戏剧性的是,这年冬天,安徽新成立的百花剧本公司几度寻找他,他又有了用武之地。1986,王运威主编的历史故事连台本戏,《姐妹皇后》。脱颖而出,经百花公司向全国推荐后,深受各剧种、剧团青睐,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映。接着他又推出《姐妹花魂》、《济公新传》和《古剑春秋》等作品。接着又创作了单本戏——《羯鼓惊天》,此剧在北京吉祥戏院一开幕,那凝重苍凉、且有浓郁游牧民族风格的音调,就把观众带到一个遥远的年代—东晋年间,羯族奴隶石勒为报父仇,揭竿起义,直至称帝。这出历史悲剧给观众留下了长长的回味,此剧还夺得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所有大奖,并被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剧协评上中国编剧金奖,一时成为剧坛佳话。
王运威出名后,请他的人很多。湖北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但黄梅戏却出名在安徽。他们下决心要把黄梅戏“请”回故乡去。以扩大黄梅的知名度。于是,县里的领导和湖北电视台想到了王运威,特地赶到武康,请王运威写电视剧本。王运威到黄梅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东道主把振兴黄梅戏的希望寄托在王运威身上。采访中,王运威坦率地总结他的一生。他说,他是一个事业上遍体鳞伤的胜利者。
http://s11/middle/5f07911f482f0a562ae6a&690
云卷霜月忆运威
迄今为止,我始终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王运威先生真的离我们远行了。他那充满磨难和豁达的人生之旅真的悄然而止了吗?不,他的生命没有终结,正像罗曼·罗兰所说的:一个生命死了,另外一个又诞生了。
凡熟悉皖南花鼓戏的人都知道,王运威是继刘永濂作古以后,又一个辞世的享有盛誉的我省著名戏剧家。如果说,刘永濂先生是在传统折子戏领域标新领异,独辟蹊径的话,那么王运威先生则在古装大戏领域激浊扬清,别树一帜的。他用充满才情的生花妙笔,写下了众多的产生久远影响的扛鼎之作。如皖南花鼓戏第一部走向北京并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金奖的历史古装大戏《羯鼓惊天》和第一部冲出国门,进入美国荧屏的六集电视连续剧《姐妹皇后》,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其中《羯》剧在第四届省艺术节上荣获包括二度创作在内的六个一等奖。他创作改编的多部连台戏和单本大戏如《姐妹花魂》,《九曲蟠龙珠》,《大漠忠魂》等,为全国众多剧种,剧团所演出。
王运威一生历经坎坷与艰辛,但从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他本来从事导演工作,后因“出言不逊”,使他失去“稻粮谋”。但他却能沉着应对,一方面为养家糊口奔波劳碌,一方面还在破旧的书斋里,继续他的“艺术之旅”。只不过角色已经换位,改导演为编剧。
王运威在落魄之际所写下的大量诗文,剧本,熔铸哲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现实的深层思考。基于此种原因,他和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有过多年的文墨交往,成为相知恨晚的忘年交。从余秋雨前几年给王运威的信上所写的:“运威先生:你好!今天刚从北京回来,在一大堆积压的信函中发现了您的来信,拆读时又发现大文,一口气读完非常感动,您是我的前辈,如此卫护我,真不敢当。但您的好心一定会使我更努力地倾心于文化建设事业。”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愫契若金兰。
王运威的晚境也不尽如人意,仍处于贫病交迫之中。虽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纠正错案中,他平了反,在市花鼓剧任编剧,但他实际得到的回报与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是很难同日而语的。他退休后,寓居浙江德清,听说他得了癌症,几次萌发去看他的念头,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王运威的身世际遇,常使我想起冰心老人说的一句话:成功的花,常缀满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
南雁今日小诗 —— 《做您的女儿是我的骄傲》
如果有来生
我要做您的儿女
让您生物学遗传
给我天赋的基因
如果有来生
我会送您数碼电器
让您用声控编剧
遥控谱曲
如果有来生
我会随你布衣
记录你江湖无间
新技术全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