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美国之六:60后母亲面对90后女儿的同性求爱咋办?

(2009-08-09 12:02:06)
标签:

杂谈

情感

孤单

富人

分类: 走进美国

 

   “初见如新意犹尽,岁暮常叹有心人”

 

   女儿即将返美归校,在帮她收拾行装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一张少女艺术照后面写了这两行诗,还有几行清丽的钢笔字写在一张包装它的粉红色的信笺纸上:

 

“宝宝,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留下这样的叹息呀!和你告别不敢正视你的丹凤眼啊,你穿越灵魂的眼晴照亮我三年苦读啊!我在她清辉的沐浴下完成了成年的洗礼啊!谢啊!”

 

天哪!我读着昕昕写给女儿的信,脑子大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充满激情的文字,让我欣赏之余,捧读窒息,只得靠着女儿的床做深呼吸。

 

自打生了女儿,对她的教育恰恰疏于这方面内容。我总认为这些事发生在西方离我们很远。早些时候,女儿的班主任叶老师把我找去,告诉我,她感觉昕对飘的好有些过激的表现,希望我去找昕昕的母亲摊牌谈一谈。

 

首先我肯定了她对青春期阶段孩子的情感关注。并真诚地跟她交流了自己对青春期孩子管理上的困惑,我说了一个观点:“是否允许青少年自己在发育时期,对自己性别进行认可和再识别?”叶老师也表示认同。

 

“她说:好的,我同意你的那句话:孩子的一切情感冲动都是纯洁、无功利动机的。也许你想的比我客观些”她哪里知道我也是在做母亲的生活实践里摸索着往前行的,我深知每一颗成长的心灵都要有爱和理解呵护啊。

 

半年前,女儿在去美国前,我和她的谈话犹响耳边。

 

  “飘飘,还记得上初一时,你小学同学哨子在你放学后堵住你,逃课去追求你,向你”告解”吗?飘飘深深地低下头,因为她当时过激的反应,失去了她童年最好的友情。(告解,是她们说的找当事人表达爱)她知道临别时我是想提醒她,一个女孩子在遭遇追捧时应该学会的理性和克制,友善和智慧的解决情感纠葛是女孩由小至大都必须兼修的人生课题。

 

  “不以己悦而强人所难,不以宠幸而肆意无忌。”这两句被她说成是妈妈语录。被她配了画放在了她博客的首页上。

 

   那时当飘飘愤怒地告诉我,她被哨子几次骚扰的无法摆脱时,她把他家的电话号码递给我,要我向他的父母状告他。

 

   我劝她说,“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也许也喜欢上一个男孩,而他不接受你,你希望看到他的父母来我家告发你?你敢说你没有情不自禁的时候?“

 

   “你们是好同学,刚分开,他还在懵懂中,又没有女孩子的自恃力强,他上的中学离你很远,他不可能总找你,再等一等吧,给他自醒的时间。

 

  “你还是我妈吗?你没有原则?当时飘飘听完我的话,甩门而去。

  

  正当我寻求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时,飘飘那天在电话里哭着告诉我“打了,打了”,原来她的小姐妹知道了她的处境后,找了几个体育尖子在巷子口包抄殴打了哨子。

 

   当我提着礼品去医院看哨子时,他的家长拒绝了我。(这是我至今都深感内疚的往事,据说哨子额上留有疤痕。)我还在飘飘的同学嘴里知道了另一件事,飘还在新学校里把男生给她的求爱信“交公”了。

 

   显然她很快成了众矢之的。男同学躲她,女同学妒忌她。同学们的共识是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能当“犹大”。做叛徒。

 

   在飘最受排挤,形影只单的时候,昕昕勇敢地站了出来,她在班会上要求讨论“你若收到求爱信时,你会怎样做?”的主题报告。她的意见是:

 

  “飘是好学生一心只认学习不认人。事情弄成这样是要分开论理的。”

 

  “甲同学,你不该把飘跟你说的私房话告诉体育委员,体育委员更不该组织人去打外校的同学。(这时有的同学在点头)”

 

“乙同学,你也要反思,追求人家不讲艺术,课堂上专拣不带眼镜的老师递求爱信(课堂这时活跃起来),飘不把纸条交老师在老师看来就是你的同谋,你配吗?你?把数学考及格了再拿号排队吧,你。”

 

   “全体哥们,你们听好,你们追我们姐们,要量力而行,本小姐昕昕我宣布:从今后我是飘飘的护花使者,她是美景只准养你们的眼,不准任何人独占班花,懂不懂?”

 

   “ 你们现在都闭眼三分钟,想一想两年后你们在哪里?大家(有的闭眼,有人双手蒙眼),我再次宣布谁上哈佛谁就有权利追求并得到咱们的班花,——也包括我自己啊!哈哈——你们可以睁开了——”

 

   “看,这是价值连城的初吻给谁?“我的!我的!”(大家叫起来,荷尔蒙群体挥发)“吧唧”一口她当着大家的面吻了飘,“你别不是第一回啊!”飘飘被她问的脸像着了火。

 

    天哪!这不昕昕真上了哈佛——我要和她谈判,可我拿什么向她交换出我的女儿,又不伤害她的自尊,让她们的友谊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难道我当初就应该听叶老师的话?“抽刀断水”?我失眠了——

   

    根据对昕昕家庭的了解,我才知道她出身单亲,自小家里把她当男儿养,“有泪不轻弹”这句话是她母亲对她施教的座右铭。大人的言行无疑成了心理暗示,让她在性别界定上以取悦母亲的偏好而倾斜。

  

    我想我首先认可有同性恋倾向的昕昕是非病理的、有正常人格和尊严的自然人。她是个尽情尽性的姑娘,讲义气,少媚俗。

 

   昕昕的表现是后天的“境遇性”的,是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改变的。

 

   而飘飘因在处理追求他的那位男同学的问题上有过过失,让她深感感情上的事不能操之过急。她在情感上是典型的“快乐崇拜”者,她崇拜昕昕的天赋和英雄气质。因为欣赏昕昕,她走向对偶像的依恋。

 

   她们俩学习成绩在班上属第一,二名,她们既是对手又相互砥砺,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在一起,她们彼此真诚关爱对方。少女的天真和单纯让她们放大了友情啊,由于拿捏不当,而迷失自己的性别系谱,也是情有可原的。

 

  她们一个有很强的征服心理,希望得到自己认可的人能崇尚自己:一个被她喜欢的人呵护备至,乐此不疲,满足了她在青春期阶段的情感需求(飘知道多少男孩想跟昕昕“套磁”啊)。何况昕会把自己贴上这种的标识、以此展示自己的特立独行。

 

     随着她们走进更大的人际交往空间,她们会建造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普世观,我相信她们会从“小我、”“小爱”中走出——阅历是最好的老师啊。

 

   想到这里,我首先为自己的宽容和豁达欣喜不已,我没有辜负女儿的爱称“大心妈妈”。我终于知道一个母亲在非常态情形下的冷静和克制,是处理青春期少男少女“胡作非为”的最佳姿态。想到这里我开始由信任自己进而信任女儿。“我的女儿,你是否能体味妈妈此时的用心?”

 

“打了!打了”正当我将昕的照片仔细地包好返回原处时,女儿正好这时来电话了,她兴奋告诉我:妈妈呀!你知道吗?昕昕终于等来了在夏威夷机场认识的那个男孩的电话,妈妈你知道她为了等来这个电话花了多少心思啊?

             

   飘永远不知道,“打了!打了”,还是当年的那四个字,在我听来恍若昨天,她不愧是我生的,经常把事情的结果提出来,再讲原委。(被我先生调侃为“倒装口语”世袭。他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只是她的语速和缓了。心境走向了成熟。

 

   我的泪夺眶而出,我知道昕昕想摘天上的星星都是可能的。任何一个男孩都会被她俘虏,那被俘的人又有多么幸运哪!让我们一起来为她们祝福!为昕昕也为她含辛茹苦母亲还有我的飘飘。

走进美国之六:60后母亲面对90后女儿的同性求爱咋办?

图片选自我的朋友“锦绣年华餐饮集团”董事长刘勇先生《刘勇中国画集》

 

南雁今日小诗 ——  托举

 

把神明托举

乾坤在你的心里

仅有纵横

方圆着禅意

 

把智慧托举

世界很小

浓缩着精准

短长着真谛

 

把爱托举

凋零了虚化

自由放生

大小着无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