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雁杂谈 |
现实残酷:
”我是一名十七岁的中国高二学生,看后感慨颇多,如果是我我也完全无法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坚决同意小娜不要再住在那里了!不过也真羡慕她,我们考大学都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她却已经在国外留学了,呵,长大后,我们就是两种阶层的人了,现实是残酷的... ”
这是一位高二的学生朋友,在看过我的博文“走向美国系列博文之——《90后美国姑娘;我的身体我做主》”后的留言。
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碰巧今天正是北京公布高考分数的时候。每年的这一天,我常常在喜忧参半中渡过,因为我通常收到的信息总是坏消息多于好消息呀!
这时电话铃响起,意料之外的事果真发生(我关心的好朋友的孩子“名落孙山”了,她可是尖子学生哪)
我给她发了一条信息
月季花盛开的花坛里,我寻香剪下一朵含苞待放的月季。在首都,这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我在等待来自南方的落榜少女民,我一边找花瓶,一边在用手机为送她来的车做人工“呼叫”导航。
我要用这支月季欢迎她从远方鏖战归来,我要感谢她信任我到我家疗伤。我要对她说:你很了不起,因为去年你已考上大学,可是你向父母请战重上战车——为了你理想的大学你又奋斗了一年。你已尽力,当聊以自慰。“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当学会借此安抚自己。可这想好的话,临场时被无言和心痛取代。
这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少女,两只眼晴大而充满了忧郁,身材是那样的婀娜却有点像霜打的柳条发焉。她笑的很勉强——她的欢乐哪里去了?我知道所有的安慰都无法排泄她眼下的自责和强烈的失落。
晚上我一直难以入眠,一组组镜头像电影蒙太奇,围绕着不同年龄段、学生生活现状,自动无序的闪过:
在杭州,我想起了仅有8岁的张骏伟(请参阅我的早期博客《杭城,我的滑铁卢》)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和女儿陪他还有他的父母、在杭州市文化宫院子的大树下,在他家的车上午休的往事,这样做是为了送他时避免堵车,不耽误他下午学习架子鼓。
他在每周两天的休息里,像明星赶场被安排满了,他已习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校和家长安排的规定学习项目——除了完成校内的,还要到校外上英语班,上书法班、架子鼓等等。
曾记得在那辆车里,随着他妈妈惊秫的手机铃声,我们车上熟睡的人也被惊醒,为了争分夺秒,他父亲还得在一旁揪他耳朵,拍他的脸颊。
张骏伟小小的双手死劲揉眼晴的一幕,每当我想起便有些心痛不已——感情上劝他妈妈“时间上留情”,可从理性出发,你又不得不钦佩这对有强烈责任心的年轻父母能坚持一路走来——
我曾直言张骏伟的娘,“骏才8岁我看他辛苦你们也不轻松,非得这样?!”她说,是啊,教学体制不变,你敢忽略?你说的对这不仅在拼孩子也是在拼我们家长啊!”
又一个场景是:在我久别的老朋友家里,我们还没来的及询问久别后的各自状况,她便向我讲述了她女儿闪,—个初三学生的特立独行的故事,
“她喜欢文学,我家的书架上的书因为她喜好阅读,才不”形同虚设“,她的作文常常当范文给同届几个班的学生传阅,可数学分数总也上不去,临考前的总复习多重要啊,她干脆不去了,说在学校复习不如自己在家里复习,“我自己缺什么我自己知道”她女儿说。
“腿在她身上,当然她说了算。我着急呀,像她这样下去,上不了好的高中,考大学三本都难哪”我的朋友无可奈何地说。
这个叫闪的女孩子,在我被她妈妈当作“说客”和她交谈时,我反而让她成功地“策反”,她长满青春豆的脸和她气定神闲的样子极不和谐,让我突然感觉到她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少年早熟。
“我不想和其他同学一样为高考搞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我想过我自己喜欢的生活,我的生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调整。我想做商人,住最时尚的房子,穿最时尚的衣服,我想过自己有能力主宰自己的生活————”
“一切都是可能的,因为是女孩更因为她的性格”我劝她妈妈这样说。
每一年高考揭榜的时候,我都被好、坏消息左右着情绪,。多少年来我自己,我的弟妹,我的亲朋好友,还有女儿的同学们,我们都被高考这部铁的机器蹂躏过,体能、智能和着焦灼的心——被搅拌、一点点被损伤,考走的学生得到了付出后的安抚,考不取的学生和家长身心憔悴,谁来抚慰他们——
民去年考上三本没走,她是那种“一摸”“二模”“三模”都名列前茅的人,可一到实弹真投,临场发挥怯场了。我看她是得了“高考综合症”哪。(她妈妈如是说)
民来我家的第二天清晨(她已习惯早起)我听到了有人在楼绨上叫“开了!开了!”,原来她看到我摆放在客厅里用来欢迎她的月季花绽放了,
“花语无声可它也解人,孩子,它是在想用笑脸安抚你”看到久违的浅浅的笑靥,不经意间拂过民清纯的脸庞。我很欣慰,便又在院子里剪下一束月季放在她的床前。
这天晚上,一阵电话铃响我去接民妈妈来电,“我想和你商量民今后咋办?”我一时语塞,面对民妈妈两次追问,我在隔壁房里,放低嗓门劝她,“再等等吧!好吗?”
是啊!让我们用心来呵护这些落榜的孩子,哪怕一个笑脸,一朵野花!一句问候和鼓励,一段等待——
他们是伤员,刚从战场归来,他们需要用时间修复创伤。他们不是逃兵,他们听任国家制度,家长制度摆布,从孩童起乃至整个青少年阶段都在不懈的努力,他们也在为社会、家族和自己的荣誉而战——
因为不能有更好的建议,亲爱的孩子,我劝家长理解你们的不易,可他们优于你们的能力,无非是理性的克制力。和你们在一道历经痛苦时,他们还得四处奔波,作战后处理,为你们筹划明天。他们是你们最忠诚的战友,永远的大后方——
“亲爱的爸妈,再等一等吧,你们都等了十几年了,”我还想请你们写上这句话,贴在父母的卧室们前,他们又会一夜无眠哪!他们可是一个笑脸,一朵野花!一句问候和简单的鼓励无法慰藉了的,他们需要面对——他们的期待,曾碰碎在你们迎战的失利中,你们有家长安慰,体恤,谁又去宽解他们?也当好好休息休息!是吧?
你呢,我的朋友,这一天你们过得可还好?
图片选自我的朋友“锦绣年华餐饮集团”董事长刘勇先生《刘勇中国画集》
南雁今日小诗——《点名的时候》
黎明前你倒在红榜下
在最后那一刻
让失败选择了自己
你的太阳落了
影子也被俘虏
你把阵地丢了
也丢了你自己
谁来呼唤你
我的孩子啊
你不能趴在这里
你的敌人在找你
它想赦免你
你的理想在呼唤你
它要问责你
起来请快起
难道你也会背叛
因为站着很难
躺下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