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发的KSF
首先,需要明确研发成功的定义,研发的成功只是成功地满足了研发需求,而不是产品的市场成功。如果非要把产品的市场成功定义为研发部的职责,则必须把公司总经理定义为研发部经理的职权。由于研发是按照需求工作、需求具有离散性,所以研发工作必然是以项目为单位的。对于小型公司,研发项目的成功可以基本等同于研发的成功。(对于大型公司,研发的成功更关注于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
基于这样一个定义,研发的KSF有如下这些:
1 研发需求的质量。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需求,必然导致不可能成功的研发。所以研发需求的质量是第一位的KSF。如果考虑到需求对产品市场成功的影响,研发需求的重要性是至高无上的。
研发需求的质量可以用SMART原则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实现性;准确性;合理性;留给研发的灵活度。
研发执行前,需要对需求进行论证,所以需求论证的质量会影响需求的质量。
2 研发人力资源的研发能力
研发是人类智力的赛跑。只有冠军才有奖励。当然团队作战会有帮助,不过关键还是质而不是量。
研发人力资源的研发能力,主要包括智力、思维方法、知识、意志力,自然是个人四项越高越好,但是人无完人,所以需要多个各有优势的人互补,使得整个团队综合4项指标达到高值。
寻千里马需要伯乐。如果老板是伯乐,问题就简单了。如果老板不是伯乐,就必须要找到一个伯乐。从这个意义上说,研发部经理等于研发的一切。
3 研发项目的人员组织方式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题。一个项目如木桶,只有每个板都做好了,桶才能成型。每个板都是一个项目失败风险点。如果每个板只安排一个人,那么只有每个人都成功了,整个项目才能成功,所以失败的风险极大。如果每个板安排2个人,则每个板只要1/2的人成功了,整个项目就可以成功,成功率立即放大好多倍。如果所有人都可以做所有板,那么成功率又提高很多倍。
错误的项目组分工,将直接导致项目失败。差的项目组分工,会导致研发效率低下;好的项目组分工,研发事半功倍。
4 研发项目的时间管理
绝对点说,时间是研发的全部成本。因为研发部的工资是根据时间发的、房租水电是根据时间消耗的、研发物料也是根据时间消耗的;更主要的是市场机遇是随着时间流逝的,整个公司的工资是根据时间发放的。
而研发工作的特性,又面对远多于其他工作的多重时间风险:1研发是不确定的工作,谁也说不清多长时间做完;2人性天生懒惰。研发工作不是重复劳动,很难监工3研发人员思维活跃,容易跑题4
故意拖延。研发人员的收入是研发工资,研发拖着就有收入,项目做完了就卸磨杀驴,下岗了。5
统筹与预判不当,在项目收尾时才发现极其耗时的课题。
所以研发的时间管理,是研发管理的重大课题。
5 研发经费的稳定性和项目稳定性
研发是一个烧钱的工作。一旦经费供给中断,研发进度必然拖延,更为关键的是严重打击研发团队的信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研发人员流失。但是市场千变万化,很容易发生因公司现金流紧张而暂停研发经费,或者遇到市场机遇挪用研发经费。
每一个研发项目,需要从人、架构、流程、场地、设备、技术等多方面做大量的筹备工作,才能开展。只有全体项目组成员专心致志地工作,才能确保研发项目的快速高质量完成。
如果过于频繁地增加项目,或者随意更改项目需求、随意越级指挥具体研发工作,会导致研发团队的配合步调彻底混乱,导致研发效率低下,甚至彻底失败。
所以研发经费的稳定性和项目的稳定性,对于研发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老板和研发部经理都有义务在立项之初就做好保障措施。
6 评审与测试
测试的重要性毋庸多说,不管怎么测试都是不够的。研发项目出问题,十之八九与测试不充分有关。如何能够测试充分?测试方案一定要设计的全面。如何能够让测试方案全面?评审。
另一方面来看,很多事情,只要想到了,根本不需要测试,就可以立即得出结论。
所以,评审比测试更重要。
还有比评审和测试更重要的,就是老板对评审和测试的重视。如果老板急于求成,把还未经过充分评审和测试的研发成果推向市场,研发部的人自然无权阻拦,结果必然破绽百出,之后必然是维修、销售、生产炮轰研发,研发是哑巴吃黄连,积极性崩溃。这种事情不用多,一次就可以把公司毁掉。
7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信息完整和信息不泄露。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研发的成果是生产的新方法。这个方法是一系列方法和信息的组合,包括配方、图纸、工艺、供应商信息、软件代码等。有任何一项缺失,研发成果就付诸东流。
由信息完整性衍生的话题是研发成果的可复用性。可复用性的高低,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的方向稳定性,对应的是公司战略稳定性;次要影响因素是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泄露的危害很显然,一是某员工辞职单干,直接制造一个竞争对手;二是对手0成本攫取了自己辛苦研发的成果,研发费用打水漂。
信息安全工作不属于研发的核心工作,但的确是研发成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研发成果最终必然会传递到研发部以外,所以信息安全实际上是全公司的管理话题。
8 后勤配合
公司有很多个部门,是部门就有负责的业务,于是就有对应的流程制度。研发很容易死在这些流程制度里:采购制度、岗位编制制度、薪酬制度、报销制度、预算制度、考勤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出差制度、IT制度等等等等。
由于以下2点,公司的流程制度必须为研发开绿灯:
1研发是尝试的过程,研发过程就是犯错误的过程,要敢于犯错误、鼓励犯错误,错误越多,离成功越近。而制度的用途是避免错误,所以很多制度用在研发起的全是反作用。2时间是研发的第一成本,研发时间成本是公司的第一成本,所以必须打破规矩为研发赢得时间。
要想打破框框,必须公司一把手亲自为研发开道。
9 运气
其实运气不应该排第9的。但是如果太重视运气,也就不用搞什么研发管理了,躺炕上等天上掉馅饼就是了。
但是,研发的不确定性,和彩票的不确定性本质是一样的。
不确定性是可以管理的,管理它的学问主要在金融学里,比如保险。研发和保险公司很像,基数越小,不确定性的管理难度越大;基数越大,不确定性的管理难度越小。但是悖论是只有大公司才出得起高薪聘请会管理高难度不确定的人,却不需要;而小公司急需往往雇不起,所以只好靠运气了。
0 老板
最后提炼一点,我们看到每一点里都有公司老板的影响力在,而且是决定性的。所以公司老板直接决定研发成败。
所以老板千万不要以为研发只是研发部的事,必须自己认真参与;研发部经理要想成功,必须要从老板那里领到尚方宝剑。
小结
研发10大KSF,缺一不可。其它部门的KSF都要明显少于研发,可见研发是公司最复杂、管理难度最高的业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