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提纲:六、埃特鲁里亚和古罗马美术
(2009-03-14 19:32:46)
标签:
罗马美术凯旋门壁画提图斯埃特鲁里亚文化 |
埃特鲁里亚美术:前6世纪前后,建筑和壁画:埃特鲁里亚神庙:立柱和多利斯柱式相似。首次把拱券构造和柱式结合起来。使建筑具有纪念碑的气度。
早期雕塑为墓葬用品:前6世纪的陶棺雕像,一对夫妇亲密无阴影。明朗乐观的风格。
传说罗马建造者罗慕洛斯是母狼喂养大的,青铜雕塑《母狼》有着生动的生命力。
埃特鲁里亚的墓室壁画:意大利塔尔奎尼亚城渔猎之墓的壁画,生动热烈。
古罗马美术:
罗马城始建于前8-7世纪,军事扩张:罗马美术受希腊古典美术影响、吸收埃特鲁里亚、埃及、两河流域美术因素,罗马美术强调实用和写实,。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美术:
建筑:拱券技术、混凝土为罗马建筑发达奠定基础。福尔图娜 维律里斯神庙是爱奥尼亚柱式。
肖像雕塑:用腊和石膏为死者作肖像面模。《携两位先人头像的贵族》、青铜像《演说家》。
建筑壁画:共和国晚期,第一种风格模仿大理石质地;公元前100年,第二种风格,有空间深度感;以后风格沿用空间视错手法。
《花园》:奥斯古都的妻子利维亚的乡间别墅壁画。(罗马,阿尔巴尼别墅的壁画《风景》,还不是科学的透视法,)
《桃子与玻璃缸》:静物作品,光感但运用不科学。
庞贝城密仪庐内壁画是公元前1世纪作品,画祭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宗教场面。人物姿态来自古希腊范本。
帝国早期和中期的罗马美术: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独裁政治,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市政公共实施:高架输水渠道,罗马市中心的科洛西姆斗兽场(罗马圆形大剧场,约公元80年)可容纳5万观众,分4层;下面三层是拱
罗马万神殿:穹隆顶中间一个圆形开口,科林斯式前厅柱廊。(约公元130年,18世纪画家潘尼尼绘)
纪念性建筑:凯旋门和记功柱,提图斯为纪念征服犹太人兴建的提图斯凯旋门,单孔洞。帝国晚期君士坦丁凯旋门为三拱洞门(泰比里厄斯皇帝的凯旋门)。图拉真记功柱最著名(纪念图拉真皇帝打败拉契亚人,柱身有浮雕带记叙战争经过,公元114年,罗马)。
民间住宅:“银婚屋”民居,长方形中庭,科林斯式立柱。
帝国时代雕塑:《奥斯古都像》,天神一般,帝国早期作品。
《韦斯巴芗皇帝》头像追求光影效果;《高发女子》,有优雅的现代女性气质。
2世纪前后作品:《图拉真皇帝头像》;《马可 奥利略骑马像》(是信奉斯多葛派思想的皇帝)
叙事浮雕
和平祭坛:
木版画:特殊的蜡画法
镶嵌画:米兰敕令颁布后,镶嵌画成为基督教宣传的有力工具。
帝国晚期美术:公元395年,罗马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
《卡拉卡拉像》把擅长政治谋杀的皇帝刻画得入木三分。(肖像变成象征特定精神和思想观念的符号)
4世纪早期《君士坦丁大帝》头像,巨大的眼睛非常突出。
君士坦丁凯旋门侧洞门檐壁浮雕:注重秩序不讲纵深。
建筑衰退:巴西利卡:长方形作会堂法庭和市场的公共建筑,成为后来教堂建筑的范本。交叉拱顶技术在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中运用。
(公元4-5世纪,雕像已经不追求和谐和理想美了,《官吏肖像》;描绘出当时的人。承认基督教兴起,古代社会就结束了 )
(大洋洲:新西兰毛利人酋长房屋木刻:工艺精细制作难度很大了;难不难制作不是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法国属波利尼西亚的战神奥罗像:草在木头上简单编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