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陈宏那还是从小学刚升入中学不久。我是由一完小升入乌丹中学的,陈宏是由二完小升入乌丹中学的。升入中学后我被分在二连五排(那时学校都是军事化管理),他被分在二连三排。有一天课间三排和五排的男生发生冲突,冲突过程中上课的铃声响了,每班上课的老师也都已到各班教室的门口待课。这时只见三排的一个男生跑到五排男生面前挥舞着拳头示威,后来被他们班待课的老师给拽了回去。我们五排有的男生说:“他叫陈宏。”从那时起,我开始知道三排有一个很具威力的男生叫陈宏。
再次接触陈宏是我从一连二排回到二连的时候。老二连五排存在一年后被解散——一部分学习好的和年龄比较大的学生“跳班”到了一连,其他的同学被分到二连其他的四个排。我就这样有幸地“跳”到了一连二排。在一连二排念了一年半后,一连就面临着毕业奔赴广阔天地去修理地球。这时,学校一些老师就劝我回到二连,说你年纪太小,毕业后就要下乡,那农活你是干不了的!还有的老师直接去做我父母的工作。于是,在一些老师好心的劝说下,我回到了二连。当老师问我去哪个排的时候,我思考了一下说:“那就还是去五排吧。”(老二连五排被解散分到各个排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学校来了一批“五七”战士子女,使各排的学生猛增,没办法就从各排抽调出一部分学生重新组建了一个排,这样,新的二连五排诞生了)。到了新的一个环境,总会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尤其我这不爱交际的性格就更需要适应。到新的二连五排的第二天,下了课间操后,陈宏和几位同学来到我的座位前,热情地和我聊了起来,并简单地向我介绍了五排的一些情况。上课了,他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从那以后我们相互熟悉起来,而我亦知道了陈宏是我们排的排长。在后来相处的岁月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尤其是在“灭鼠拔源”和三星他拉抗旱修渠的日子里,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在三星他拉抗旱修渠时,有一天吃完午饭后,天空中突然阴云密布,顷刻间倾盆大雨和雷电狂风席卷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地。滂沱大雨足足下了一个多小时。由于雨下的太大,我们下午没有去修渠。大雨过后,太阳出来了。陈宏我们几个同学去村外溜达。在村外一个小山下,山洪从山上奔涌而下。一个羊官正赶着一群羊回村走到这里,山洪冲进了羊群,羊群被山洪冲的站不住,都倒在水里。看到这种情况,陈宏我们几个毫不犹豫地跳到水里往外拉羊:一只、两只、三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斗,终于把所有的羊都从水里救了出来,我们每个人都像水人一样,浑身都湿透了,疲惫地坐在土包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洋溢着一种成就感。抗旱修渠结束之后,学校知道了我们抢救羊群的事迹后,让我们写一篇发言材料在学校总结大会上作为先进集体发言。于是,写材料的任务就落在了陈宏我俩的肩上。那天晚上,在我家,陈宏我俩把小方桌放在炕上,我俩坐在桌旁,开始设计发言材料的写作思路。然后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写将起来。一直写到后半夜三点多钟,对于我俩来说一篇还算满意的发言稿终于写完了。虽然有些疲劳,但心里却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学校相处的日月里,我们相互帮助、心无芥蒂。毕业后,命运把我们分配在不同的行业去面对人生。虽然不在一起,但心里都有彼此。尽管很少有书信往来,然心中总会时不时地想起曾经的友谊。自从我父母调回河北以后,我每次出差到乌丹都去陈宏家住,每到那时,我们就会又在一起回忆过去、畅谈未来、规划人生。那份惬意使人终生难忘!
陈宏同学是我们同学中政治智商最高的,他的政治敏锐力无人能比。因此,他在仕途上总能把握住最佳契机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才华,为群众排忧解难,无愧于人民的优秀公仆。同时,他又是一个热心肠,不管是谁找他办事,只要力所能及又不违反原则,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帮忙,从不求回报。因此,他在同学中也是威望最高的。陈宏同学为人处事堪称楷模,他的凝聚力亦很强大,无论到哪,总会有很多追随者。这都和他的为人豪爽分不开。退休以后,他把同学们重新组织在一起,让大家又聚在一起去找回青葱的感觉……
陈宏,我的好同学、好兄弟,你用你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你将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里,同学们将永远怀念你!
安息吧!我的好同学、好兄弟!
注:该文是陈宏去世后第四天发表于公众号《柳叶集》的,陈宏妻姜静林看后感叹地说:“陈宏有学雷这样的好同学,好朋友,思念他,怀念他,他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