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舟山的抗倭文化

(2018-02-04 15:20:17)
标签:

舟山

舟山海洋文化

倭寇

分类: 舟山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http://s9/bmiddle/001JT2X3zy7hUrnhR2M88&690

日本,古称倭国,在我们舟山,有很多关于抗倭相关的节气、食品、文化遗产等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八月十六过中秋

相传明朝后期,倭寇屡屡进犯我舟山群岛,定海的抗倭形势吃紧,倭寇意欲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偷袭戚继光大军。戚家军的探子得知后,报告戚继光,戚继光决定将计就计,假装不知道,暗中设下埋伏。到了八月十五晚,大批倭寇趁着夜色来到戚家军营地准备偷袭。正在倭寇得意之时,不料呐喊声四起,火光冲天,倭寇才知中计,可为时已晚。

为了庆祝戚家军抗倭胜利,当地老百姓在第二天夜晚,也就是农历八月十六的夜里,为戚家军补过中秋佳节。后来为纪念这一事件,当地百姓一直以每年的八月十六作为中秋节。

2、把蚕豆叫倭豆

明朝的时候,每到蚕豆成熟季节,倭寇就来侵犯浙江沿海地区。有一年蚕豆成熟的季节,不堪其扰的定海金塘岛居民收集全岛所种蚕豆,倒在倭寇上岛必经之路上,并用发酵白药促其腐烂,使其变成陷道。几天后倭寇上岛,果陷在其中进退不得,村民冲出来,用长柄镰刀削落倭寇首级尽歼灭之。

为纪念它,舟山人民从此就把蚕豆叫倭豆。后来,宁波地区也慢慢地使用这种叫法。

3、舟山船拳

舟山船拳,发端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

史料记载,明朝中期,倭寇经常侵犯我国东南沿海,舟山海域成了抗倭斗争的主战场之一,抗倭名将戚继光从义乌招募来三千人充作水军,加以船上的水战拳术训练,在平倭战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来,历经舟山习练者的补充完善,形成独具海岛特色的舟山船拳。2009年,舟山船拳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5/bmiddle/001JT2X3zy7hUrIcm2M84&690

二、物质文化遗产


1、长涂的倭井潭

相传很久以前,岱山的长涂岛上有一口水潭,潭水清凉甜口,常年不竭。到了明嘉靖年间,倭寇来犯,但受戚继光将军的打击后,从海上逃到了长涂岛上,无耻地霸占了这口常年不干的水潭。当地居民无水可饮,对倭寇的仇恨与日俱增,意图反抗。直至两年以后,长涂岛上的居民与杀上岛来的戚家军浴血奋战,共同剿灭了倭寇,水潭才得以归还百姓。

为纪念平倭胜利,这个水潭被称作是倭井潭,现在是岱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沥港平倭港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占据地势险要的金塘沥港。明嘉靖丙辰年(公元1556年)八月初四,明都御史王抒移营至金塘岛穆岙督战,都察院左都御史胡宗宪和浙江直隶副总兵卢镗亲统水师,与参将俞大猷、卢相同(卢镗之子)、把总张四维、中军官黄应徽等人共同抗击倭寇。

俞大猷等从沥表门、西堠门夹击沥港,另派张四维屯龙山,黎秀驻郭巨,互为声援。俞大猷派士兵潜入倭营中纵火,结果大获全胜,倭寇大部分被歼,卢相同生擒倭寇首领辛五郎。

后人为纪念此次沥港抗倭大捷,将沥港称为平倭港。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在沥港下街建造了平倭港碑,后又重修,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岑港双狮山抗倭遗址

岑港双狮山烽火台遗址,位于岑港双狮山山冈上,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7个烽火台,其中5个呈方形,2个呈马蹄形,损毁较严重。烽火台焚烧狼粪,用来传递信号。烽火台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抗倭的官兵相互之间传递信息起了重要作用。

4、普陀山抗倭摩崖题记

普陀山抗倭摩崖题记,位于普陀山潮音洞六角亭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高0.76米,宽0.70米,楷书阴刻明嘉靖癸丑季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思至,督兵灭倭于此”28字,是舟山军民抗倭的历史见证。

5、枸杞岛的抗倭名将题字

嵊泗县的枸杞岛上有个山峰叫五里碑,五里碑上有一块巨石,镌刻着山海奇观四个笔力刚劲的大字,这字出于明朝抗倭名将侯继高的手笔。

明万历庚寅年(1590年)春,抗倭名将、都督侯继高统率临观把总陈九思、听用守备宋大斌、游哨把总詹斌、陈梦斗等来此督汛,留下山海奇观四个遒劲大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