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笑解红楼之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2009-07-21 19:40:24)
标签:

文化

这是第五十四回的回目, 可是整段文章也没有提到斑衣, 再看王熙凤如何说法, 她道: 那<二十四孝>上 "斑衣戏彩", 他们不能来 "戏彩" 引老祖宗笑一笑, 我这里好容引的老祖宗笑了一笑, 多吃了一点儿东西, 大家喜欢.....贾母笑道: 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 倒是亏她才一路笑的我心里痛快了些.....

原来就因两个女先儿说书 <凤求鸾>, 惹来王熙风说 <掰谎说>, 引得众人俱笑倒.

骤看这段文章除 <凤求鸾> 含沙射影外, 余下的不过是枝叶,陪衬而已, 其实不然.

<列女传> 老莱子孝养二亲, 行年七十, 著五色彩衣, 尝取浆上堂, 跌外, 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乌于亲侧.

这便是<斑衣戏彩>之出处, 为博父母一笑, 不惜穿花衣, 诈跌假哭, 弄雏乌, 这便是 "孝".

王熙凤这段戏的时间是在献元宵的二更天,凤姐儿将桌子一拍, 说道: 好罗唆, 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 年也完了, 节也完了.

作者要的就是这一拍, 这一拍, 拍出了正月十六日的日子来呼应上文之<斑衣戏彩>.以便带出以下的历史:

康熙四十九年(1710)孝惠皇太后七旬大寿(原本生日在十月初三日), 元旦刚过, 圣祖下旨礼部谕: 蟒式舞者, 乃满洲筵宴大礼, 至隆重欢庆之盛典, 向来皆诸王大臣行之, 今岁皇太后七旬大庆, 朕亦五十有七, 欲亲舞称觞.

正月十六日, 宁寿宫内张灯结彩, 举办盛大宴会, 皇子/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以及公主/福晋/夫人/命妇等全部齐集.

皇太后在近侍搀扶下, 缓步登上宝座, 坐下不久, 乐工即时奏起轻快,悦耳的乐曲; 平日庄重威严的康熙皇帝和着音乐的节拍, 在孝惠皇太后宝座前, 跳起满族特有的蟒式舞, 并频频向皇太后劝酒祝寿.

“蟒式舞” 别名 “队舞”, 满语即是 “舞蹈”的意思, 乾隆八年(1743)更名为 ”庆隆舞”. 又在凯旋筵时称为 “德胜舞”.

康熙皇帝以五十七岁之身, 在孝惠皇太后前起舞称觞, 是标榜老莱子<斑衣戏彩>孝亲的表现, 并开了先河, 使其後的清帝仿而效之.

注: 孝惠皇太后就是那个在顺治十五年(1658)差点被废掉的第二后, 十一年大婚後, 受到顺治帝的冷待, 有如守生寡, 位虽至尊, 处境凄凉. 既无儿女, 所从她後来把宜嫔郭络罗氏之皇五子胤祺收养在慈宁宫. 孝惠皇太后是居于慈宁宫的, 为何上文又说是宁寿宫?

康熙二十八年(1699)十一月初, 圣祖谕: 朕因皇太后所居慈宁宫历年已久, 特建新宫, 比旧宫更加弘敞辉煌,今已告成, 应即恭奉皇太后移居, 可传谕钦天监, 敬谨选择吉辰, 礼部详考典礼以闻. 十二月初三月, 以次日皇太后移居宁寿新宫, 遣都统化善告祭太庙. 初四日, 下午未时, 孝惠皇太后正式移居, 圣祖亲自接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