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滑铁卢与拿破仑改写了历史——重游比利时之一

(2011-08-24 01:17:08)
标签: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

波拿巴

威灵顿

欧洲历史

旅游

分类: 游记

虽然五次来过比利时布鲁塞尔,但是滑铁卢一直没有去过。几次想去的,可能是之前与我来的朋友们不太愿意去,有人说是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地方,我并不这样认为。滑铁卢对于拿破仑,或是法国来说是不吉利,但是对法国之外的人,都是一个吉利的地方。2011年6月29日,与一拨同学乘坐了旅游大巴士,去参观了滑铁卢。

http://s13/middle/5f038109ha9f44828fbfc&690

 

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郊18公里处的一个小镇。现在是比利时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也是改写欧洲历史进程的地方,更是改变了一个伟人命运的地方。1815年6月18日,举世闻名的滑铁卢战役在小镇南面5公里外的田野上展开。从此,滑铁卢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被载入史册。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我说,失败的是一流的统帅,但是二流的将军改变的欧洲历史进程。http://s6/middle/5f038109ha9f44b3253d5&690

                    (在滑铁卢古战场上的拿破仑雕塑像)

当年,拿破仑率法军7.4万人和246门火炮,联军统帅英国人惠灵顿公爵只有6.7万人和184门火炮。双方在2.25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一天的浴血鏖战,战场上留下了2.7万具法军和 2.2万具联军士兵的尸体。惠灵顿公爵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目睹战场上的惨状,说出一句话:“胜利是除失败之外的最大悲剧!”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中惨败,标志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最后他在大西洋中的一个荒凉小岛——圣赫勒拿岛上结束了他那富有戏剧性的一生,因此,滑铁卢战役被称为是对欧洲历史起“转折作用”的一场大战。http://s1/middle/5f038109ha9f44db29570&690

http://s16/middle/5f038109h77653b31c33f&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

在距滑铁卢城镇以南2.5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滑铁卢古战场,它现在是比利时最重要的旅游景区,但开发规模并不大。现在的古战场除了有几座规模很小的纪念馆之外,没有兴建任何民用或公用设施,与190多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在位于古战场偏南的地方多了一座金字塔式的小土山。这座小山既是古战场的标志,也是观景台,站在山顶的平台上可以纵览滑铁卢战场的全局。http://s12/middle/5f038109ha9f452ecb82b&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

现在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滑铁卢古战场来访古凭吊。古战场的中心是一座 45米高的土山,这是1826年当地的妇女用背篓运土堆成的。登上226级台阶可达山顶。上面环形大平台的正中,一只长 4.5米、高 4.45 米、重 28 吨的铁狮子雄踞于高 6 米的底座上,它右前爪踩着一只圆球,面朝法国方向,表示“威震”拿破仑。
http://s5/middle/5f038109ha9f45eec7514&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

 铁狮子是用遗留在战场上的废铁铸造成的,是雕塑大师范·格尔的杰作。这座土山也因而得名狮子山。山顶平台一侧还有一块巨大金属盘,上面标刻着当年滑铁卢战役作战路线和主要战场。平台四周围有铁栏,游人可凭栏远眺四面八方的景色。铁狮下的碑座上没有题词,只刻着“1815.6.18”字样。但就是这串简单的数字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90多年前的那场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战争。

http://s16/middle/5f038109ha9f454981f9f&690

 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波拿巴为统帅的法国军队与以英国人惠灵顿公爵为统帅的欧洲联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14万多人,战局几经反复,厮杀异常激烈,田野一片血红。这场决战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第二天清晨,一只皇家信鸽衔着报捷信飞进了伦敦的白金汉宫,欧洲各国的君主们此时此刻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队战胜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

http://s2/middle/5f038109ha9f4580bd421&690

(在滑铁卢古战场上的拿破仑雕塑像)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与“命运转折”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1815年,滑铁卢大战几天后,拿破仑·波拿巴被再次流放。这次他被远远地流放到大西洋一个孤岛上,5年后的1821年在岛上孤独地死去。然而,“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维克多·雨果的话在今天的滑铁卢得到了确实的印证,在铁狮峰下的拿破仑· 波拿巴纪念馆旁边、进入滑铁卢镇的入口处,拿破仑戴着三角帽,全身戎装,双臂在胸前抱拢,两眼直视前方。那神态潇洒自信,俨然一副目空一切的胜利者姿态。铜像连同底座一共有 4 米高,游客常在这里摄影留念。究竟谁是真正的胜利者?是惠灵顿公爵?还是拿破仑·波拿巴?http://s6/middle/5f038109ha9f45d8f4335&690

狮子山下的滑铁卢纪念馆是一座白色圆形建筑,里面环形墙壁上饰有一幅油画,是法国海军画家路易·杜默兰的杰作——滑铁卢战役环形全景画。这幅长 110 米、高 12 米的环形油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鏖战的壮烈场面。在油画和当中的环形看台之间,还配以战马、炮车、武器、房舍等实物以及血肉模糊的尸体等雕塑品,加上灯光的巧妙运用,再现了当年战场上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情景。这幅全景画完成于 1912 年。http://s10/middle/5f038109ha9f4613aff99&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纪念馆)

 在纪念馆对面,有一小电影院,一年到头只放映一部电影——《滑铁卢战役》。观众可通过电影对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及交战情况有深刻的印象。古战场南面有一座石头小屋,它曾是拿破仑当年的指挥部,北面有一个古堡,那是反法联军总指挥威灵顿的司令部。周围原野上耸立着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国各色各样的纪念碑,以悼念那些阵亡的将士,它们寄托着后人对阵亡者的哀思。http://s4/middle/5f038109ha9f464b344f3&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铁狮子)

 


http://s16/middle/5f038109ha9f471191a0f&690

恩格斯曾称赞拿破仑“甚至在遭到失败的进军中也是一位伟大的统帅”,滑铁卢之战也是典型例子。1815年3月拿破仑从流放地突然登陆法国南海岸,不费一枪一弹,便在民众和军队欢呼声中进入了巴黎,赶走了波旁王朝重新当上皇帝。被他打怕了的整个欧洲马上宣布,拿破仑是“人类的敌人”,英、俄、奥、普的70万军队从四面八方向法国进攻。此刻拿破仑因为失败于俄罗斯,第二次上台做皇帝手下的正规军不足20万,有一部分被国内旺德等地叛乱牵制,仅12万人可机动。在分兵抵御毫无希望的形势下,拿破仑坚持有机会就向敌军进攻以求得歼灭的原则,绝不消极防御坐等挨打,在6月14日跨过比利时边界向英、普军进攻,从而引发滑铁卢一仗。http://s14/middle/5f038109ha9f465c31ddd&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广袤平原)

 狭窄的战场:滑铁卢的战场太狭窄了,它的纵深不过3公里多,最大的宽度一共只有6公里多。一条大道将其切断分成为两部分,在南面的艾南斯高地的两边,有一道低矮的不规则的山岭,在北面又有另外一条更低的山岭——布南尼。对等的兵力:英军统帅威灵顿的手下有步兵4.9万多人,骑兵1.2万多人,炮兵5000多人,火炮156门。拿破仑方面步兵为8.4万多人,骑兵1.5万多人,炮兵7000多人,火炮246门。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http://s16/middle/5f038109ha9f4672929cf&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广袤平原)

拿破仑的原计划是先以自己12万军队消灭8万普鲁士军,再打7万人的英军。16日这天,他在林尼歼灭了布吕歇尔所率普军2万人,自己损失万余人。如不是内依元帅所部迟缓,此仗有可能达成全歼,这样他集中局部优势各个击破的计划便会实现。次日,拿破仑可能是出于偶然,违反了由他自己提出并让后代军事家赞叹不已的一项原则——全部军事艺术就在于集中兵力。他从本来就不足的军队中分出3.6万人,由格鲁希元帅率领追歼不知逃到哪里的普军,自己率7.2万军队向布鲁塞尔进攻。此时拿破仑老的精锐士兵要么倒在西班牙游击队枪口下,要么葬身于莫斯科西面的冰雪中,军中多是新兵。因兵力和武器都不占优势,想速歼构筑了阵地的威灵顿所部英军,只有靠拼命一搏。http://s11/middle/5f038109ha9f4685ec13a&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广袤平原)

6月18日清晨,拿破仑平生最后一次检阅了军队,士兵们高呼“皇帝万岁”,士气之高昂又像回到了奥斯特里茨会战的热烈情景。接着,法军向滑铁卢开始猛攻,英国步炮兵以密集火力迎击,苏格兰骑兵跃马反击突入之敌。激战至下午3时,连续冲击的法军终于部分突破了敌阵,等待普军增援的威灵顿已感失望,便在司令部中命令军官们都到第一线,“让大家都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已经没有援军了!”http://s7/middle/5f038109ha9f469747776&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广袤平原)

傍晚,拿破仑亲率近卫队冲入英军纵深,在此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法军右翼突然传来炮弹的轰鸣和骑兵的呐喊——布吕歇尔率3万普鲁士军赶来参战!拿破仑仍下令继续进攻,并期望追击普军的格鲁希元帅也能随后赶到。直至天黑后的最后一分钟,他还在等格鲁希元帅,哪知道此人因迷路已无法赶到战场。入夜时,普军冲破了法军右侧,拿破仑手下失去控制的部队向南四散奔逃,直至第二天才被收容起来,却因丢失了全部大炮难以再战。战场上遗弃下2.5万名死伤的法国军人和2.2万名死伤的英普联军官兵,哀号之声不绝于野,成为滑铁卢战场的最后景象。在联军追击下,6月21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次日宣布退位。http://s4/middle/5f038109ha9f46a7478a3&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广袤平原)

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对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指挥的失误,百年来许多史论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争论不休。从事件本身看,一代名帅确是因许多偶然因素,才输给了二流将领威灵顿和布吕歇尔。如今在风光秀丽的比利时,最有名的旅游胜地是滑铁卢。除了少数英国人还缅怀本国名将威灵顿,许多游客并不知道扭转此战局面的普鲁士名将布吕歇尔,大多数游客是来凭吊失败于此的拿破仑。不管是亚洲人,还是欧洲人,人们心底里还是敬佩英雄的。哪怕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http://s9/middle/5f038109ha9f46b55fa78&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下面的建筑物,出售纪念品)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有如下原因: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因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的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联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月16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格鲁西元帅更是昏庸,其在滑铁卢以3.4万兵力,无所事事。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http://s16/middle/5f038109ha9f4631c7eef&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纪念馆与广袤平原)

最全面总结拿破仑战争经验的,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他由此在名篇《战争论》中提出“进攻顶点”的原则,认为任何进攻都应进行到力量能确保成果的时候便停止,否则形势会发生剧变,进攻者就背上了难还的债务。中国的老话“适可而止”和“功成身退”,恰恰也蕴含同样的意思。拿破仑曾取得了远超过此前的名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菲德列大帝等世界著名统帅的战绩,却不知停顿,攻俄前甚至说再过五年就会是世界的主人。最后他激起全欧洲与己为敌,先陷于西班牙游击泥潭,再败于莫斯科,功业终结于滑铁卢。http://s11/middle/5f038109ha9f46c5fb35a&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纪念馆与咖啡馆)

像这种超过“进攻顶点”不自知以致走向反面的例子,在世界上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身上也一再重现。拿破仑在征俄惨败时说过一句名言:“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历史上不少有辉煌成就的伟人,恰恰都是迈过了这小小的“一步”。看来,无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还是搞经济,都要尊重客观实际,量力而行,人们从滑铁卢的悲剧中大概也应得出这样的结论。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是拿破仑的失败,更是决定了欧洲历史进程,这是改写历史的战役。http://s11/middle/5f038109h77653e1e10ba&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纪念馆与咖啡馆)

由此,从无数的成功者与失败者经验案例来看,每个人的运气总是有一定的天数,进步的步伐不能因为过去的成功,而不停息的不停顿的进攻再继续进攻。拿破仑如果不是继续进攻莫斯科,不至于死去了大量有生力量与失去许多的军事将领;希特勒如不是妄图一口气吞并苏联,欧洲其他地域大部分已经被其攻下来了。http://s13/middle/5f038109ha9f46eecb87c&690
(昔日的滑铁卢古战场,现在已是一片祥和景象,这是狮子山周边纪念馆与咖啡馆)

 许多的著名政治家与企业家之所以最终失败,也是如此。失败者,往往是从崇拜开始自己的,坚信了自己信念与过分的作用。盲目的估高了自身力量,而忽视了外界与社会整体的反作用力量,以及瞬间变化了的外部世界。商场如战场,兵无常胜,水无常势。
 

  上海老笋2011年6月29日初稿写于布鲁塞尔,8月16日修改于温哥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