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贫困农村90后的新上海人
——摘自与一位受助新大学生的部分邮件
之一《我在感恩的路上》(标题为邮件原始题目)
孙叔叔您好,
可能您已经不记得我了,我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安徽省亳州一中的学生王小伟。现就读与华东政法大学。我之前用手机联系您,可是总是联系不到····所以只有给您发邮件了···呵呵···没有别的事情,就是想对您说声谢谢。当然站在新的起点,我会更加努力的,不会让大学虚度过去。我说的是实话,不是为了应付您而说的空话哦。我很喜欢这座城市,所以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毕业后留下来。虽然我知道压力会很大,不过我会尽力的。最后再次谢谢您,祝您永远开心~~
王小伟
2010年10月25日下午5:18分
博主备注:
1,王小伟系原安徽亳州一中高中三年级同学,聪明刻苦但家庭贫困、读书生活困难;去年春节之后,经学校与我联系并推荐之后,包括其他贫困十多位高三的同学都得到了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了高考前的人生冲刺;其中,王小伟考取了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
2,亳州市是曹操的故乡,地处安徽西北部的最贫困地区紧靠河南省,亳州农业地区经济落后,其中最大的一个县——利辛县是中国十大贫困县;亲自考察并在利辛县捐助了两所“中欧希望小学”;而亳州一中具有百年历史,也是亳州地区最好的中学,曾经培养出许多的著名学者、科学家与杰出政界人物。今天,仍然有不少贫困的学子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
3,多年以来,亳州一中贫困的学子们得到了来自母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师生关心与资助,我的老师梁能教授、丁远教授主动参与资助活动。感谢大教授们的爱心。同时,也借此机会,希望贫困地区的学子们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靠自己。不管,人的天赋怎样,家庭条件怎样,决定人生命运的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学习努力与勤奋付出。
之二《祝贺考入政法大学!继续努力!》(标题为邮件原始题目)
王小伟同学,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心!祝贺你刚刚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这是华东地区政法专业中最为著名的大学。希望你能够在这所大学里,得到大学氛围的熏陶,再继续刻苦地读书,你应该会有许多的收获!
在人生旅途中,这对你来说只是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是很漫长的。希望你小心走过,保持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对自己既不能压力过大,但也不能没有任何的压力。以恰当为好!
你的校友上一届有几位同学经常给我来邮件,我们进行交流与探讨人生价值,包括对社会的一些看法,也是各有收获的。后来,我把一份邮件与我回复都进行了整理放在博客中,得到了不少的关注。我希望你在读大二时,又有自己心得感受与得到自己对人生新的感悟。我想,你也会做得比我所想的更好的!我对宋天祥同学说过,我一般不主动与受资助同学们联系,就是不想让他们有心理压力。
我虽然取得了两个硕士,一门的DBA课程最近进入了论文的开题报告阶段,弄得也是很紧张的。目前,基本上把开题报告写好了,将进入论文的框架了,打算在下个月初做好提交给博导。应该说,论文的总体已经完成了七成。明年三月份的答辩问题不会很大了!
另外,我这个月又去读了经济学专业研究课程,如果顺利的话,再要读三年半至四年。这是打个时间差,自己总是给自己“制造麻烦”。读书,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看书,好像也是给自己充电一样!每天几乎都是半夜三点才能休息的!
你自己有什么困难吗?如有生活方面的困难,可以直接跟我提出来。我会安排助手跟你来联系的!以后,有机会到我公司来看看!你在上海就有许多的机会!我经常出国的,有时候短信不能收到,而发邮件可以不会遗漏,基本上都能收到!
祝你读书顺利!
孙叔叔2010年10月28日凌晨两点,写于上海
之三《我的大学生活》(标题为邮件原始题目)
孙叔叔:
您好,收到您的回信后,我立刻就进入了您的博客。看到了我的同学给您发的邮件,您的回信,还有您对我们、还有其他学生的帮助。您的每一篇有关慈善的文章我都认真的看过了···回想起去年那些紧张备战高考的岁月,看到您为了我们这些渴望甘泉的小鱼所做的点点滴滴,想着家乡那些希望小学里的孩子,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幸福。因为我已经迈入了大学的校门,我的人生已经有大部分主动权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
说实在的,刚刚来到上海的时候,面对着这样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我和宋天祥同学有一样的感觉。有一种被吞没的感觉,这让我不知所措。不过还好,这两个月来我已经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作为大一的新生,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不要玩过去,要让自己真正在这四年里学到东西,丰富自己。我已经给自己定好了每一年的计划,正在为了我的每一个目标而努力。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这句话一直都是我座右铭。我也一直再为了理想的生活而奋斗着。
在高中的时候,可能因为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在实践方面缺少锻炼,因此进入大学后,我就报名参加了一些社团,学生会。希望能在这些活动中使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让自己能在各方面都能均衡发展。当然,我也知道作为学生学习才是最主要的,我会均衡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关系,不会因此影响学习的。
孙叔叔,看到您的回信时,我对着电脑屏幕哭了···不是眼泪不争气,而是因为您对我的鼓励让我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谢谢!!!在大学的四年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为自己踏入社会储存资本。
在生活方面,我办理了生源地贷款,也能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谢谢您的关心。
还有,上次给您发邮件误用了qq邮箱,希望您不要介意。另外,我的学校是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
最后祝您幸福快乐!
王小伟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44分
之四《你在海纳百川的上海能够成功》(标题为邮件原始题目)
王小伟同学,你好:
时间过得很快,你到华东政法大学读书,已经快满两个月了。祝贺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新上海人!
你离开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特大城市,上海的节奏可能要比安徽亳州快了许多,刚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这是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相信你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大学新的生活,适应紧张的读书氛围。
在大学四年中,你不仅会适应这个大城市各个方面,同样在大学里头会学到许多知识与未来谋生之道的本领,而且也会融入到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大城市。我想,在上海读书几年之后,你今后一定会喜欢与热爱的上海。
目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人生难得的最佳学习时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年的重点突破有哪些?每年有哪些目标必须要达到的?再逐步分解到每个月的具体任务,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周就会有一点点收获的喜悦;一个月就是进步也就不少了;四年累积下来,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的。回过头来在看看,你会与他人有所不同。
我认为,在读书时,同学之间的差别不大的,最多就是考分多了一点,而能力方面的差别并不大。但是在各自进入社会工作之后的五年、十年,差别一定是拉得很大了,有许多的差别让人几乎都不敢相信的。这样的差别,往往就是从读书时一点点的累积而成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之后,就是巨大的差别。这就是,我给你的一点建议与体会。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厚积薄发的。而许多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是在自己感觉不到的一点点中慢慢地遗遗失的。在这个世界上,对每一个人唯一公平与公正的就是时间。
人生的成功之路,不在于一天,不在于一年,也不在于大学的四年里,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路途中的可持续性。学习,乃是人生获得“维他命”的主要方法;在人生之旅的慢跑过程中,是读书与学习给了我们很充分的养分,不可或缺。人生的成功与快乐,需要有持续慢跑的能力与耐力。你已经开始对自己未来做认真地规划了,这就是一个很好开端。
上海具有海纳百川之胸怀,上海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今天晚上,在与一些香港金融界、上海金融界、中科院某个研究院长在一起,他们中没有人跟我说上海话。可见,生活在上海的许多精英分子中,正宗的“上海人”已经不多了。在我生活的一个小区里,据说是出生于上海的、有上海身份证的人,不足10%了。有人告诉我,上海人很大一部分已经被边缘化了。我越来越感到,周边跟我说上海话的人在减少。因为,是学习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样,也证明了一部分上海人学习跟不是形势发展,是由历史进步让部分的上海人被迫成为边缘化了的上海人。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你在上海完成大学生涯,需要很好地把握住这个机会,往往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并不多。你已经抓住了,不仅是你的幸运,也是你们全家的幸运,也是你自己所努力的结果。
今年,我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梁能教授,继续资助了亳州一中的高中三部分生活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完成高中阶段的最后冲刺,期待他们像你一样在明年能够考取大学。很巧的是,我所资助亳州一中高中同学三年来,而考入上海读大学的,好像就还是你一个?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你不必客气。欢迎你到我的公司看看,跟我一些员工做一些交流。我想,再继续资助你读大学前两年的生活费用。因为,大学的前面两年很重要,基础课就是一点要抓实。具体的操作,由我来安排助手联系你的!我跟上海慈善基金会之天使基金发起人杜老师等合作多年,我们多家公司一起资助在读的上海医科贫困大学生以帮助他们完成本硕连读,条件是他们在医科专业毕业之后要去农村服务2年;有的又被被选送出国留学了。每年有一次成果与工作总结回报会议。
在上个周末,我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在明年分批组织员工去安徽几个资助的希望小学、光彩小学和亳州一中去体验一下。今天中午,我将去香港出差几天。回来再叙了。你将是一位出色的新上海人,我期待着,你的父母期待着,亳州一中的几位校长们也同样期待着!
祝你学习顺利!身体健康与快乐!
孙叔叔2010年11月2日凌晨三点,写于上海
此博文2010年11月5日一点钟,修改编辑并发表于香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