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孤傲的莫扎特——维也纳的观光之六
标签:
欧洲维也纳莫扎特音乐旅游游记作曲家 |
分类: 游记 |
在维也纳的第二天早上,对着一个地址:Mozart-Gedenkst te, Figaro-Haus, Domgasse 5, 1010 Wien。为了寻找到这个地址,不仅询问了许多的人,而且还是穿越了许多的弄堂。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呢?这就是费加罗小屋或称莫扎特小屋。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为佩服的人之一,而且在音乐家中的唯一最为崇拜的人,就是莫扎特了。天才的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粮食街9号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的父亲列奥波尔德·莫扎特原籍德国,曾先后生有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地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沃尔夫冈和他的姐姐安娜。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莫扎特是绝对的超级神童,竟然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他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三大作曲家。也可以说是,在这个地球上最伟大作曲家了。2009年3月9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上海第二场演出节目,就有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作为18世纪末期时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莫扎特对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反抗封建的进步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命运。并且,莫扎特是欧洲当时唯一一个不接受贵族供养的音乐家。
在莫扎特的的歌剧22部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莫扎特的小夜曲,可以说世界上至今没有人能够与他比肩的,不管是数量与质量方面。我曾经看到对莫扎特这样一个评价:莫扎特一生所写的各类曲子的总谱与分谱,让现在的一个专业作曲家在大学毕业之后,每天一直就是简单地抄写谱子到了八十岁都来不及抄得完。可见就让一个普通人用一生来简单抄写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作曲还需要有创作的智慧与灵感的,可他只活了35岁就去世了。上天嫉妒天才的莫扎特,或者说是要让他提前去了天堂为那里的神灵去服务了。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参观莫扎特小屋,也是让我能够亲身来一次“朝拜”伟大的人物,来拜见莫扎特。因为,他在我心目中地位实在是很少有人比及的,简直就是一个圣人与音乐届的“上帝”。这是一座地处比较幽静的维也纳市区内老式独立的楼房里,周边楼房都是虽然相连,但又是属于独立的别墅,或是老式独立的楼房。这座老式独立的楼房有地下室与地面二层。改建后,增加了一部电梯。门票的价格是7个欧元。据介绍说,莫扎特就是在这里创作了一部当时轰动一时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所以,这里也被称之为“费加罗小屋”。莫扎特迁居维也纳之后,虽然也曾多次更换过住址,然而莫扎特安居在维也纳时最为快乐的时光,就是在这座最为著名的是费加罗楼房里,在这座典型的维也纳老式楼房里。莫扎特和他的妻儿渡过了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一七八四年至一七八七年)。在这里,他创作了《费加罗的婚礼》,在这里他曾教授过年轻的贝多芬,在这里他被授予皇家室内乐作曲家的称号。所以,贝多芬可以说是莫扎特的学生。我认为,这是一个旷世奇才培养出了一个绝世奇才。
随着所展出的不少资料,观众就可跟随莫扎特的成长轨迹而来循探他的一生。在莫扎特9岁那年的1765年7月,英国伦敦一家报纸刊登了这样一条音乐会预告: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能使全欧乃至全人类感到自豪的神童。8岁的少年使音乐家和有识之士惊叹不已。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尔德是一位颇受人们尊敬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的欣喜与关注。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父亲竭尽心血,精心栽培。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七岁的时候,就改编了父亲的朋友小提琴乐谱。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父亲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出。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音乐旅游生活,回到了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或是严厉的惩罚。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已不再是神童的莫扎特,没有人来接受他的才华,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父亲劝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被坚决拒绝。莫扎特在给父亲的回信中说: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再次飞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应该是绝对的天才,但又是一位让人无法想象的勤奋。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讲究信义,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在三十多岁时,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病入膏肓。就生命即将离去之时,他身心交瘁的含着眼泪对妻子说,他要创《安魂曲》,这也是为他自己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与摆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创作了《安魂曲》。未能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这部传世之作的最终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想象着《魔笛》的演出。凌晨1点,他安静地闭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年仅35岁,死后被葬在维也纳贫民公墓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给音乐巨人进行安葬。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妻子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音乐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在冬天的维也纳,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一笔巨额的债务。
《费加罗的婚姻》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被禁演的一部话剧,歌剧脚本由意大利诗人L.达·蓬特改编,1786年首演。改编后的脚本虽然削弱了原剧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增添了抒情性的描写,但仍不失原作的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淫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同封建主义斗争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莫扎特这部歌剧的主要贡献是没有沿用当时流行的意大利趣歌剧的滑稽夸张、和杂耍式的手法,而着重描绘了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心理刻划,增强了歌剧的抒情性,并在剧中发挥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
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形式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在这个小屋里,可以追溯到莫扎特曾经最为成功的人生与快乐时光,可以看出曾经的富裕与受人尊敬的年华。有许多的图片与布置因为不能拍照,只能在外面拍了几张。我看到几个观众都在看几个猫眼的,也凑近一看,有一点吓人的。这些镜头与内容都是与歌剧的情节做配合的。画面有一点黄,这是有一些成人的性交动作漫画。感觉有一点夸张。
在这里买了莫扎特的几张碟片,价格不菲,也购买了一个纪念品带回上海的办公室里!出门就是一条很安静的小街,就如同老上海石库门的一条小马路,地上铺着石卵子,走在上面让人有一跳一跳的弹格路感觉。走在维也纳小马路上,我在想,奥地利与维也纳的许多曾经很出名的皇家贵族,还有许多的历史名人,尽管他们活着的时候是如何的有名望,有身份,多么的有钱,有地位。可是今天,又会有多少的人来记住他们呢?而凄凉的莫扎特留给我们后人,留给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是无法估量的,可能就会让人们在千年之后还是对他怀着无比尊敬与深切的怀念。
做政治家可以让人们记住的时光也许就在今天或明天;做一个出色的历史性政治家,可以让人们记住数十年或上百年;而做一个极为出色的政治家虽然可以跨出国门,但是,莫扎特不仅早已经跨出了国门,而且2百多年来,全世界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在怀念他,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人们都在演奏或在欣赏他的音乐。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作品与人格以及艺术家的那种气质,将会永远地被全世界爱好音乐的人们所爱戴与尊重。莫扎特真的是永远活在一个文明的世界里,并将与地球的文明共同存在!如此的伟大,政治家很难达到。
上海老笋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晚上修改于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