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滩流光溢彩迎世博系列介绍之六——外滩很有“味道”

(2010-04-15 09:47:19)
标签:

上海

外滩

世博

旅游

游记

摄影

分类: 游记

外滩的特点在于每幢大楼都有可以细说的故事,也有不少的带有神秘色彩之传说。

http://s15/bmiddle/5f038109g739e263f5a9e&690
http://s10/bmiddle/5f038109g739e26470ff9&690

外滩10-12号(中山东一路10-12号),设计者为英资公和洋行。

原为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于1923年,建筑风格具有新的希腊建筑艺术。美国人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解放后,这里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在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部。

http://s7/bmiddle/5f038109g842d7ff937f6&690
http://s16/bmiddle/5f038109g842d8045802f&690

外滩13号(中山东一路13号),设计者英资公和洋行,建于1927年。

历史上,作为“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筑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原为浦江海关大楼,现为上海海关大楼。该大楼较大的特点就是大胆地采用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的希腊式。上段的钟楼设计则为哥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据说花了白银2千多两,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它那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象征着使命。现在每天的白天都会在三刻时敲起“东方红”曲子;每当准点时都会准时敲钟。在整个外滩,都能够看到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大钟;每一次的大钟声音,就会传得很远很远,也能在黄浦江引起持久的回声。我也曾经被海关大楼的钟声所吸引,小时候还特地等在周围听放大钟的声音。不少的人在听到这座大钟的声音时,会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http://s8/bmiddle/5f038109g842d81a1cab7&690
http://s6/bmiddle/5f038109g842d81ee3405&690

外滩14号(中山东一路14号),设计者为匈牙利的鸿达洋行,建于1947年。原为交通银行大楼,现为上海市总工会所在地。占地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88平方米。属近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的线条,外立面简洁明朗。底层外墙用黑色大理石贴面,庄严华贵。进门两侧有紫铜栏杆装饰的人造环形大理石扶梯,上到二楼大厅,满目红色,富丽堂皇。厅内36根圆形柱子的的下半部分以及大厅四周墙壁均由红色瓷砖铺贴、装饰,地坪也是红色地砖铺成。大楼外观的凝重与内部的热烈使其别具特色,在整个外滩的古典建筑群中,显得比较现代气息更多一些。在一批古典建筑丛中她更显现代气息。记得该设计师在上海滩设计出许多著名的建筑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遗产”。在此,我感谢这位匈牙利人的创造与付出。

http://s10/bmiddle/5f038109g842d88fbe629&690

外滩15号(中山东一路15号),设计者为德资倍高洋行,建于1910年。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现为上海外汇交易所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使用。

这是一座具有一百年历史的大楼,特色就是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该建筑结构坚实,装饰精致,以正门为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层大门有双立柱四根,两旁有洞形窗户。二至三层东立面有爱奥尼克柱子,窗户两边也有古典立柱装饰。外墙用白色釉面砖和花岗石相拼,色调和谐,底楼外墙用苏州花岗石轩石勒脚。楼内扶梯用大理石建成,二楼壁上有人物浮雕,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还保存完好。

http://s8/bmiddle/5f038109g842d8a7c8b47&690
http://s8/bmiddle/5f038109g842d8ac8d107&690

外滩16号(中山东一路16号),原为台湾银行大楼。设计者为英资德和洋行,占地904平方米,建于1924年。

由于当时的台湾属于日本控制下的殖民地,所以台湾银行大楼的整个建筑的风格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很相近。东立面配于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从而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能够与周边的大楼统一,有欧洲的大气与东方的细腻之特色,使得外滩的建筑尤显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整体的美感。

http://s12/bmiddle/5f038109g842d8dbd538b&690
http://s8/bmiddle/5f038109g842d8dfa5a97&690

外滩17号(中山东一路17号),原为桂林大楼,也被成为字林大楼,设计者为英资德和洋行,建于1924年。

这里曾是外国洋人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字林西报》馆。大楼的立面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粗糙的大石块为贴面;第二层用水泥粉刷;第三层两侧为穹形圈窗,加配以造型优雅的塔顶,尽显了建筑的变化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匀称和谐。现为美国AIA国际集团的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所在地,友邦保险公司于1998年正式整修入驻,故改名为“友邦大厦”。

http://s15/bmiddle/5f038109g842d8f3a726e&690
http://s15/bmiddle/5f038109g842d8f96001e&690

外滩18号(中山东一路18号),原为麦加利银行大楼,设计者为英资公和洋行,建于1922年。

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丽如银行”,就开在如今被人们称作麦加利银行大楼之内。大楼共五层,底层外墙用花岗石铺贴,内部地坪则是黑白对比的大理石。大门则是楼的主线,南北两边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外立面有两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第五层横面中段有6根方型柱子。刻以花瓣造型。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更让人们感受到麦加利银行大楼的玲珑与别致。现已成为上海滩的时尚高档奢侈品牌专卖店了。

http://s11/bmiddle/5f038109g842d97cb9fba&690
http://s10/bmiddle/5f038109g842d98ad65f9&690

外滩19号(中山东一路19号),原为汇中饭店大楼,设计者英资马礼逊洋行,建于1908年。现为和平饭店南楼。

这是一座一幢白清水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座美国风格的六层楼房,原名中央饭店。汇中饭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09年世界“万国禁烟会”就在这里举行;1996年又在这里召开了联合国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反兴奋剂会议”,并为“万国禁烟会”设立了会址标志。1911年,中国同盟会本部也在这里召开了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欢迎大会。这一系列具有纪念价值的史实,也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历史。楼不算高,有“仙”则灵。

http://s7/bmiddle/5f038109g842d9ac10716&690
http://s16/bmiddle/5f038109g842d9b1c780f&690

外滩20号(中山东一路20号),原为沙逊大夏,设计者英资公和洋行,建于1929年。

现为和平饭店南楼,和平饭店的南北两座大楼错落差别很大,与南楼相比,北楼更为大气与豪华。高77平方米的大楼,由于内外装饰讲究而被誉为“远东第一楼”。该大楼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外形简洁明朗强调垂直感,花岗石的墙面,圆锥形的绿色穹隆屋顶,紫铜的屋面,无部不渗透出古朴典雅之气。饭店内部设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中等九国大型套房。中西式餐厅就有很多个,大堂与走道都是富丽堂皇装饰。至今还是保留着颇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上海老年爵士乐队,那种怀旧的世界各地名曲也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光顾,使人仿佛置于一个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相交融的殿堂。

 

在上海外滩不少的大楼里,目前至少有了三分之一以上已经开设了不同式样的西餐与中餐厅,我也因商务活动之需而邀请或参与一些商务活动。尽管感觉那里的价格与吃到的菜肴不怎么匹配,是好看不好吃的!但来这里吃饭的人,不是来让嘴里有“味道”,而是要让自己的眼里与心灵感觉上有“味道”的。

所以,朋友们可以去尝试一下,不必点太贵的套餐,实惠就可以了。主要让自己其他的感官一起来感受一下外滩的。(未完待续,共有7篇)。

 

(本文有些资料,摘自并参考了部分网站的一些数据资料,并核实了一些年份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写于2010年4月6日—7日,上海老笋,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