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笔记】No.2:什么是营销?
(2013-11-18 17:13:01)
标签:
什么是营销4pstpcrm休闲 |
分类: 营销笔记 |
一直对外说自己是搞营销的,大部分对外分享都要讲自己的一套营销理论:营销=内容+渠道+策略。但作为非科班人员,意识到自己说的那个营销,其实仅仅是推广!尤其是曾经面对自己产品,推广乏力让我很苦闷,和同事讨论一个问题:真正的营销高手会怎么做?结果得到一个答案:肯定要动产品,去改产品。
最近参加了365学院的课程,为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决定每天分享一个与营销相关的东西出来。于是重新回知乎,去翻看2年前自己看过的一个帖子:什么是营销,受益匪浅。在这里摘录梳理一些观点,结合自我认知,写一篇文章出来。
先看科特勒对营销的定义: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正确但比较深奥是吧?再看看一位业内人士波旬的定义:营销就是A为B创造对方想要的价值,建立与维持关系,以获得回报的思维过程。把企业代入A,把消费者代入B,定义就成了企业为消费者创造对方想要的价值,建立与维持关系,以获得回报的过程。跟科特勒的定义差不多。
其实知道定义、概念一点用都没有,尤其是这些为了追求相互独立、完全归类写就的定义,一点都不具备实操性。不过作为一个框架,让我们抓住核心问题,还是不错的。下面分享大家认为能让营销落地的1个东西:
企业营销过程就是:STP+4P+CRM
1.营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去恋爱、去工作、去生活、甚至去回答一个问题,都是在营销。
2.企业的本质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并从消费者身上获得回报。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市场,很容易会出现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观念,致使企业只注重生产数量、生产质量和推销力度,很少考虑生产的产品是否和消费者的需求相符合。最终,这种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观念被市场所逐渐抛弃了。
3.营销战略4P是:探查(Probe)、分割(Partition)、优先(Prioritization)和定位(Position),实际上分别对应了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取和市场定位,也就是说比STP模型多了一个探查(Probe)。
4.营销战术4P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管道(Place)和宣传(Promotion)。
5.营销战术4P注解:
产品主要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设计(包括产品的功能、特性、质量、包装、品牌等要素),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过程;
价格则是企业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时,消费者为企业提供的回报。企业可根据成本、需求和市场竞争三个方面对产品价格进行定价(也包括了品牌价值对产品的溢价);
渠道是企业为了将产品价值转移给消费者的通道。实际上就是对中间商和销售终端的管理;
宣传,就是对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传播手段。包括了促销、广告、宣传、公关四个方面。
6.营销战术的理论模型还有4C、4R,4C是站在消费者角度上出发的4P,4R则是从客观关系上考虑的4P。营销策略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4P永远作为营销策略的四块基石,因为需求的中心地位一日不变。
7.市场营销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因此,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也不仅仅是交易双方这么简单。如果企业和消费者能建立起稳定的互信互助,互惠互利的关系,消费者可以将市场的信息直接回馈给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的信息流,企业对市场的反应将会更快,消费者的满意度也就更高,营销成本可以大大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也会随之减少。
8.科特勒对营销划为3个时代。
营销1.0时代:卖方市场的时代。用亨利福特的一句话说: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福特只有黑色的。在那个时代,对于营销的理解,只是简单的以产品为中心的一些开发、定价、渠道建立和促销等。4P是哪个时代的基石。
营销2.0时代: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出现,市场逐渐向买方倾斜。在1.0时代以产品为中心的方式和思维开始变为以顾客为中心。这个时代的营销,开始考虑更多与顾客和用户有关的东西,STP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营销3.0时代: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和便捷,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多和更容易,同时由于选择的多样化,消费者从直观上对于商家变得不容易信任。因此,这个时代的很多营销,开始专注于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内在需求,并鼓励他们去就自己关于品牌的愉悦和满足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