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我成长 |
工作的六层境界
第一层:对交代的任务不确认,对于任务不管干好干坏,有时没有及时干完,有时干完后也不反馈,甚至没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也不反馈,需要交代任务者追着确认。
第二层:对交代的任务能用SMART原则确认,对于能完成的任务能认真执行,但不能及时反馈,也无法判断干好干坏;对于不能完成的任务能当场表示无法胜任。
第三层:对交代的任务能用SMART原则确认,对于能完成的任务能提出自己的完成方案,得到确认后并完成,但缺乏对方案优缺点的分析;对于不能完成的任务能虚心请教,尝试着去完成或部分完成。
第四层:对交代的任务能用SMART原则确认,并能深入分析任务需要完成的实质性内容。对于任何任务总能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并能提出若干实施方案,剖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请上级确定执行方案,但缺乏自主决策意见。
第五层:对交代的任务能用SMART原则确认,并能深入分析任务需要完成的实质性内容。对于任何任务总能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并能提出若干实施方案,剖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最中意的方案和理由,并请上级拍板。
第六层:对交代的任务能用SMART原则确认,并能深入分析任务需要完成的实质性内容。之后能自主高效率完成任务,不需要交代任务者操心,并能于完成任务后及时反馈结果。(能达到此境界的人需要极强的工作技能,同时与上级达成非常好的信任关系,经过多次事实证明能独立自主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评论: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工作者都能达到第三层境界,原因很多,有可能大多数任务并没有这么复杂,有可能按照四、五的工作流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少数人能达到四、五层境界,原因也很明显,他们已经形成了这种工作习惯,对于四、五的工作流程他们能很快就完成。
案例:小马和阿牛的故事
小马和阿牛同时进了一家餐馆打工,三个月后,餐厅主管辞职了,小马被老板提升为主管,阿牛很不服气,就找老板理论,老板说:“那好,我就给你们一个公平比试的机会,如果谁完成得好,谁就是主管”
老板说:“现在餐厅的酸菜快没了,你现在出去采购一批回来吧。”阿牛答应了,由于原先餐厅的酸菜都是白萝卜腌制的,阿牛直奔菜市场去了。过了一会,阿牛打电话问:“老板,这次我们买多少白萝卜?”老板回答了他。又过了一会,阿牛问:“老板,现在菜市场好的白萝卜一斤五角钱,差的一斤四角钱,您看我们买哪种?”老板又回答了他。没过五分钟,阿牛又来电话了:“老板,我们什么时候买?”老板生气了,说:“你先回来吧。”
阿牛回来后,老板布置了同样的任务给了小马,只见小马细细地问清楚了老板的预算,采购日期等注意事项,然后就出去了,一小时没电话。阿牛正在得意,觉得这小子自作主张。这是,小马回来了,跟老板汇报:“今天我走了三个菜市场,我认为乙市场的白萝卜算是物美价廉,另外乙市场白萝卜有两个价格,好的四角五分,差的三角五分,我认为我们的酸菜要保证质量,建议买好的。另外我发现白萝卜现在不应季,胡萝卜现在正当季,既新鲜又便宜,而且也可以做酸菜,建议是不是分出一半的预算买胡萝卜……”
阿牛这回没有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