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流行症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个人文章 |
从业近十年,也接触了不同地区的众多家长。所以基于我与众多家长们的交流,我总结出了一些中国家长们所存在的当代教育“症状”。可能不全面,仅作为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我2007年从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上海。我认为上海可以算是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从本土到纯国际化各种多样选择,包括很多中西结合的教育体系,但上海家长的焦虑程度也无疑是最高的。有时候和上海家长谈完我会感觉,能去某几个学校现在几乎成了身份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家长怀着“提前十年做准备”的心情来找我商谈,一问孩子才幼儿园或者小学。 心态方面,可能真的要向南方家长多学习。进不进其中一两所学校真的无法完全决定命运,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
说了我的整体态度后,我再来详细说一下我总结出的当代教育流行症。
当代教育流行症之一:“提前症”。和拖延症相反,提前症是指什么事都要赶在常规时间前安排,典型症状如小学学初中数学英语、提前两三年考托福SAT、钢琴小提琴考级要早于同班同学等等。因为觉得竞争激烈,所以将“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作为人生信条。各种学习考试本质上是一个和能力和年龄的匹配系统,每件事都要赶早,会有点弄乱了系统 。
当代教育流行症之二:“同学侦查症”。家长们自己身居高位,都是成功的企业家、高管,工作日理万机,管理着几十到几万人的团队,但却依然能对自己孩子的某某同学从小学到高中的发展历程、参加了什么竞赛活动、期末考试比我孩子高多少分、考试培训去了哪家机构都了如指掌,时刻掌握对手动态,细致全面程度堪比投资上市尽职调查 。
当代教育流行症之三:“父母自责症”。当孩子的升学、活动、考试的结果没有预期的完美时,家长就容易启动自责模式:怪自己当初没有找某个老师合作、没有选择给孩子补某个课,有时候也怀疑别人的成功都是托人找关系通路子送条子等等的结果。要知道这些事情的主体是孩子本身,万事归因于家长恐怕太喧宾夺主。虽然这种心理从某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但毕竟路很长,往前看,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发展个人真正的技能可能更有意义。
当代教育流行症之四:“虎父犬子症”。接触过太多优秀的学霸家长,他们对于下一代的期待都很高,不求比老爸强,至少也要遗传我八成的功力才合理吧?可往往他们的孩子却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而那些学霸学生,很多时候都像美剧《摩登家庭》里Phil和Claire家的老二,父母姐弟都好普通,莫名其妙家里就出了一个学霸,真是天机难算 。
当代教育流行症之五:“期望过山车症”。现在每个学校入学都层层筛选学生,要进得一所好学校,必须十八般武艺兼备,升学期家长焦虑指数奇高,期望也随之增高,觉得能进某个学校就是迎娶白富美、走向成功巅峰的起点。但一旦入学后没几天,就开始因为一点坊间传闻或者朋友说的几句话而怀疑当初的选择,梦校直线降格成墙上的蚊子血【捂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