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RD冲刺的三个“老大难”问题

(2016-12-20 18:13:11)
标签:

杂谈

​1. ED2和RD如何选择?


​目前很多人在考虑,我要不要考虑一所ED2的学校。我每年亲自带的学生,实际上很少会考虑ED2。


ED1和ED2最大的区别在于,申请ED1的时候,你还没有提交其他学校的申请,ED2的话,截止日期都是在年底或明年年初。那时,你相当于会把所有学校的文书都已经准备好,所有的材料都已经提交了。如果ED2的学校通知你,那么你就需要放弃所有其他的RD申请,很多学生、家长认为这种方式不是很划算,毕竟已经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来准备那么多学校。


另外ED2的选择也比较有限,今年排名前十的学校里,有芝加哥大学开始提供了ED2的选择,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综合性大学(除了埃默里、范德堡、塔夫斯等等)还不提供ED2的选择,所以如果你考虑ED2,你需要考虑一小部分的综合性大学,主要考虑文理学院。


很多学生可能会纠结自己该不该考虑ED2。我大部分学生是不考虑,因为很多学生还是想往哈耶普、宾大、哥大等等考虑。我觉得ED2还是适合一些比较保守的孩子,可能分数不是最靠前的,但是还是希望早一点有录取的通知。


如果学生分数在1400多,特别喜欢纽大,考虑报纽大的,他可能会考虑ED2。但是如果学生考了1500多,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考虑像一些前五前十的文理学院,大部分人可能还是想要等到RD这个阶段,这个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心态等等。


ED2确实会让学校知道你还是很重视它的,它知道你把他学校作为第二个选择,因为它们也知道大部分人会报ED1,这个对学校的入学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ED2一旦录了,你就不能再申其他的学校了。那些提供ED2的学校会通过比较高的录取率来吸引学生申请,有些人会被这个吸引到。


RD确实竞争会比较激烈,你心里是没有底的。我往年的学生,有些就算最终进了宾大、哥大,可能中间的一些学校,十名左右的学校,也不会录取。因为在RD这个阶段,一些十名左右的学校,十几名的学校,像华盛顿圣路易斯,约翰霍普金斯之类的,有好多学生都会报。当时ED1没有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宾大、哥大等等的学生,都会去报十几名学校,这些学校有很多的选择,它未必会招所有满足它最低分数要求的孩子。


如果你分数太高的话,在RD这一轮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你分数太低,那学校未必会考虑你,因为有特别多的优秀的孩子,这个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学生家长可能希望心理有底,他们可能会觉得直接报掉ED2就算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个概率问题,你如果还是希望尽量往前冲的话,等到RD还是会比较好一些。大概给大家一个概念,我往年如果10个学生,可能只有一位会考虑ED2,其他9位都会等到RD这一轮。


2. 最优的RD申请策略

这几年很多学生家长会花很多时间来考虑,我ED到底要报这所学校还是那所学校,假设到时候我要进哈佛和耶鲁,我到底要去哪里等等。我觉得这些东西实际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如果你想提高你的录取概率,你应该花时间在真正来准备文书,包括其他一些材料,准备你的面试,多看一些书、小说,多研究、了解国际新闻等等,而不是不停地纠结说我到底报这所还是那所学校。


美国比英国学校好很多了,英国你只可以申5、6个学校,美国的话,通用表格你可以报20个学校,还有一些非通用表格,像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乔治城、宾州州立大学,UIUC等等。我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报20多所学校,但是如果你可以多报一些学校,你就不用不停地纠结到底申哪个好。你可以花好多时间去研究某一所学校,觉得它特别适合你,你后面会发现这个学校也许发现你不适合它,它在国内可能一共只录10几个学生,有上千个人报这个学校,你到时候会觉得很失望。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不停的考虑一些不确定的事情,而是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我今年跟我的学生,其实花很少的时间来考虑到底要报什么学校,我们主要是谈每所他们所做的准备是否到位,他们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他写的东西有没有按照我的标准来准备,他们做的一些学校的研究是不是真的能够证明他们很喜欢这所学校。


所以从申请的策略来讲,不用过多去想具体的学校。当然肯定你要有一些保底的学校,保底的学校每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保底要申的多一些,有些人觉得要冲一些学校,反正肯定有学校上的吧,不行到时候再转学,我觉得这个就看每个人要冒多大的风险。


我觉得有一点要考虑的就是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比例。


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的这个比例每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想法。文理学院实际上提供了挺好的环境的,挺好的本科的教育,它质量特别高。只是说目前的情况下,好多文理学院的知名度还是无法跟一些综合性大学比的,我觉得过几年可能逐渐会有些变化,但是目前很多家长还是很重视学校的知名度。


从专业来说,我觉得综合性大学有的专业,文理学院一般也有,除了一些工科类的,包括一些商科类的,实际上一些比较好的综合性大学也没有提供一些商科类的专业啦。我觉得这个比例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每年我申文理学院的学生不会那么多。


我今年跟我的学生,其实花很少的时间来考虑到底要报什么学校,我们主要是谈每所他们所做的准备是否到位,他们从哪个角度来分析,他写的东西有没有按照我的标准来准备,他们做的一些学校的研究是不是真的能够证明他们很喜欢这所学校。


所以从申请的策略来讲,不用过多去想具体的学校。当然肯定你要有一些保底的学校,保底的学校每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保底要申的多一些,有些人觉得要冲一些学校,反正肯定有学校上的吧,不行到时候再转学,我觉得这个就看每个人要冒多大的风险。


我觉得有一点要考虑的就是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比例。


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的这个比例每一个家庭有不同的想法。文理学院实际上提供了挺好的环境的,挺好的本科的教育,它质量特别高。只是说目前的情况下,好多文理学院的知名度还是无法跟一些综合性大学比的,我觉得过几年可能逐渐会有些变化,但是目前很多家长还是很重视学校的知名度。


从专业来说,我觉得综合性大学有的专业,文理学院一般也有,除了一些工科类的,包括一些商科类的,实际上一些比较好的综合性大学也没有提供一些商科类的专业啦。我觉得这个比例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每年我申文理学院的学生不会那么多。


我不明白的是,很多来找我咨询的学生都已经和顾问合作了两年、三年、四年,为什么要拖到10月份才准备第一所学校。


我自己的话,每年在11月份,学生可能一半的学校已经好了。给大家参考一下,今年到现在为止,近一半的学生,他们所有的正常申请学校(近20所)全部都好了。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点呢,是因为他们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写东西,所以能够完成比较多的文书。


国内很多家长有一些误会,觉得说,我孩子现在忙,他在准备标化考试,所以没时间准备文书等等。你要知道,标化考试是考不完的,不管是SAT1、SAT2、托福,还是AP都考不完,所以你不应该先把一块做好再做第二块。


你要找借口总是可以找到的,关键是你怎么把握好这个时间。时间这个方面,学生、家长要自己把握好,你很难去依赖第三方,包括一些顾问等等来真的督促你。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的利益不是一致的。


12月中之前做完学校的准备,这个工作量是挺大的。如果你提早申请被学校录了,实际上你就不用做什么东西了,这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不同的升学指导老师、顾问都可以省很多时间。如果你ED就录了,就没有人真的有动力去催学生,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每年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学生提早申请能录。暑假时候,有时候顾问在休假,有时候有些机构在办一些夏校,或者有时候他们有新的顾问来,还没有到位等等,没有人真的在这个过程中来催你。


问题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提前录取,这只是一个概率而已。这个比较残酷的现象说明,你要自己把握好时间,不能依赖别人,因为我说过了,每个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我自己的话,我为什么要催我的孩子(学生)呢?是因为来找我的很多学生,都要冲比较好的学校,他们可能提早申请一个学校都不录取。我都已经让所有的学生做了心理准备,不管你有多强,你都要假设你进不了这所学校,你按照这种思路来做这个申请,这样你才不会有拖延症。


我每次让学生假设他肯定是进不了提早申请,或者让他们换一种方式(框架)思考,把提早申请作为20所学校中的一所而已。


我发现国内很多人会非常重视提早申请的那一两所学校,花很多时间精力,从暑假开始整天忙着写一两篇文章。你如果很重视第一个学校,剩下的学校就得在12月中赶出来,我觉得这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