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改变 - 一场从网络表情开始的“跨沟”

(2015-01-15 17:38:41)
标签:

宠物

我想“改变”应该是我生活的主旋律之一。 少年时代的我告别熟悉的马来西亚来到英国高中,之后又求学耶鲁。本科毕业后,我又横跨大半个美国,来到西岸的斯坦福继续深造。在硅谷偶遇的朋友关于中国的一番言论让我当场拍板,订下一个礼拜之后飞往上海的机票,匆忙之间我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也不知我无暇顾及的两个行李箱是否还完好地躺在加州公寓的车库里。

“改变”是我过去求学和创业历程的关键词。不同的环境给予了我从零开始的幸运与机遇。我感恩从每一段经历中收获的知识、成长和情谊,也庆幸自己每一次的勇敢。

今年对我来说也是改变的一年。我的事业带来迎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家庭又添一员。而在此之外,我还给自己布置了一个新任务:

是的,这是已过而立的我正在学习的新本领: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表情。作为八零年代初生人,我与互联网的初次相遇还是在MSN和ICQ盛行的年代,笑脸:)和吐舌脸:P是当时的通用语言。而十几年来,我用来表达各色情绪的符号与1982年Scott Fahlman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网络公告牌上打出的颜文字远祖“:-)”仍旧保持着高度一致。我亘古不变的、文物般的表情文字大概是我历届学生吐槽的焦点。

时光飞逝,已为人父的我不想与新一代脱节,开始下载和学习各种各样时髦的表情动画,跨越我和学生之间的代沟。没错,如上图所示,这远不如想象的简单。从冒号、括弧和字母一下子进阶到彩色动画世界的我,花了好些力气:想把拥抱的小人发给学生,却没注意到动态表情的结尾是亲吻着的烈焰红唇;瞥到跳跃动作就自动联想到喜庆与祝贺的我根本没注意到卡通人物头上散发着怒发冲冠意味的闪电,让收到offer的学生把我的祝贺误读成了愤怒;想用“人艰不拆”来安慰失意的学生却还是用错了字,把“艰”写成了“间”。自从我决定学习网络表情和语言,跟上零零后和九零后的步伐,短短半个月,我闹过的乌龙大概也已经可以集结成书了。但也是在这样的尴尬和好笑中,我好像慢慢摸到了新一代的节奏。熟悉我的、或者订阅思脉MindImp微信号的朋友可能已经有所察觉。2015年,Brian王老师的画风是不是不同了呢?

网络语言和表情是一个窗口,带领我了解我的学生们,也帮助我在思脉开发更符合新新人类趣味和导向的课程。但我发现,不少较为年长的人对年轻一代的新生文化常常带着不屑。一方面,我们可能觉得他们的用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快餐文化,不登大雅之堂。而另一方面,就像国人常说的那样,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们总认为时间给予的积累能让年龄成为权威的指标。当我们已经步入大学、进入社会,他们却还是咿呀学语的孩童。这固然是有些道理的,但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从少年到成人这短短十几年的成长,是飞速的。马上有一天,亦或者已然如此,我们眼中的小辈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成熟个体,是能够坐在我们对面、与我们平等交流的伙伴。而我们对他们的印象却还是顽固地停留在过去。

我想,不被年轻人拍在沙滩上,就要做出改变吧。求变才能求新。一个人的青春年华有限,但改变使得我们一直能够在新鲜中发掘不同的自己,扩展别样的人际关系。但在现实中,我发现人们对变化总是抵制和抗拒的,更不用说去主动地去改变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还是一种安全感的缺乏。但我想,穷究这种对改变的恐惧的根本,无非是习惯给我们加上的枷锁。我们习惯了这样办事、这样说话、这样作息,还有这样与孩子交流。但其实我们固守的方式,从来都并没有必须的理由。那些畏惧改变、瞻前顾后的时刻,其实是被我们的惯性武装了。一旦迈出改变的这一步,那些所谓的、曾经压着我们的犹豫和顾虑,也就如同我烂在加州车库的那两件行李和我曾经如此依赖的过时表情符号一样,被前进的我们抛下。

所以,我想,拥抱改变吧。不要害怕将生活的列车驶入一个新的轨道。即使因为不熟悉闹了些笑话,偶尔放下紧绷的神经,享受一个好笑的、甚至有些不精明的自己,也未尝不可。寻求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使用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因为比起待在现有地带的安逸,改变之后的惊喜收获是更让人欢喜的;比起改变那一刻的不适应与尴尬,沿着原有轨道滑行下去的单调与重复是更让人窒息的。迈一步的勇气不仅是人生每一个机遇与收获的先兆,也在与新生代的交往中适用。去改变吧。这是对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年轻人的寄语,也是对想要跨越年龄沟壑、与子女拉近距离的父母说的话。而我的“跨沟”,就从这些表情和语言开始。

http://s12/mw690/001JS4hNgy6PcyNMMS7ab&690一场从网络表情开始的“跨沟”" TITLE="关于改变 一场从网络表情开始的“跨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