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天晴,能见度一般,温度5度左右
月岩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南堂子村的昆山西麓半山腰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月岩寺一座不大的寺庙,但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唐代,重修于明代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
昆山全名叫“昆仑山”,因这座山的走向由西向东又弯曲向南,颇似一勾明月,故又名“月岩”,山半腰的这座寺院因此而得名“月岩寺”。据光绪《东平州志》载:“县治西北四十里,上有马跑泉。旧传,周王行狩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因以‘困’
名山。山东有蟾蜍峡、莲花沼,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上有小虚观,塔下有饮马泉,学者多讲业其中。”
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鲁智深斗恶和尚崔道成的戏份就是在这座古寺里拍摄的。
庙门外的文保碑
山门(天王殿),旧时山门向西

弥勒菩萨和韦陀菩萨
旁边的四大天王

放生池
有几尾红色的锦鲤在游弋。池中的水来自寺中的马跑泉。
大雄宝殿
寺院正殿为大雄宝殿,殿面阔三间,深7.1米,高为8米,抬梁式木式结构。立山灰瓦顶,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殿内雕梁画栋,绘满壁画,甚为美观。
大雄宝殿门口有两棵参天的古柏,两棵高大古柏,为唐人所植,一棵为“乌桕”,一棵为“血柏”。
殿前有三幢明清时代立的石碑,东边有一较大的双龙龟驮碑,碑高四米,宽一米,厚0.3米,苍老古朴,碑直挺拔,为明万历七年“重修月岩寺”而立。还有清道光十年的《重修月岩寺碑》上记有:"月岩寺者,为东原八景之一,是我方之巨观也。泉堪洗耳,石能点头。极目所际,长河如带,是天府灌输也。

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
钟楼
左边西面矗立着一座钟楼。这钟楼亦是明代万历七年重修时所建,全石质结构,高4.5米,四角攒顶,造型十分精美,是不可多得的明代钟楼建筑。
旁边的财神殿

供奉武财神关羽

右边东面靠山悬崖下,就是马跑泉
洞口上是清朝马光远题写的"马跑泉"三字。相传在周朝时,周穆王来昆山狩猎,被一伙山寇围困在这里,人渴马乏。周穆王的马忽得灵性,用蹄子刨地,竟然刨出了一眼清泉,因此得名马刨泉。后来历经千年的口口相传,这名字渐渐变成了马跑泉。泉水终年不断,流出洞外顺着人工开凿的石槽流入寺内荷花池内。
峭壁之上“南海别院”、“马跑泉”题刻,均为康熙年间卢时芳和马光远分别书写的,字体为行草。
悬崖上还刻有明代于慎行的《游月岩寺》诗,上书:
古木森阴碧殿凉,空阶朝玉引泉长。
穿云衣泾莲花顶,对月经闯贝叶扬。
野雀窥厨分争食,青龙驯钵伴禅床。
远公白社何年事,应有闲引系客肠。
旁有三猿像
刻了上中下三只猴子,一只掩耳,一只遮眼,一只捂嘴,寓意为“不听,不看,不说”。日本有《三猿像》图画,据说出自日本的宗教故事,然而《三猿像》题材源自中国守庚申习俗,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叫三尸虫。《太上三尸中经》: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间,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逢庚申之日.夜晚不卧,守之若晓,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守庚申的风俗传到日本,人们取三尸虫之数“三”,和庚申之申的属相“猴”,绘出三猿图像。画画上猴子掩耳、遮眼、捂嘴,该是针对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而构图的,这也正合《论语》中“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之教意。
宋代小虚观塔
山上有宋代小虚观塔一座,全石质,高3.5米,瓦垄顶,塔内有宋代圆雕造像3尊,通体磨光,较为精美。

藏经阁(月岩阁)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月岩阁。为清光绪八年增建的双层藏经阁。门口有现任住持大悲法师书写的门联:"大乘精神利有福,千年古刹月岩寺。"
为双层建筑,巍峨华美,上饰垛口,是东平境内藏经阁中的精华。内原有佛经珍藏,三十年代散失
阁中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在大雄宝殿和月岩阁中间有两棵800年树龄的软枣树,仍在开花结果。
琉璃世界
供奉药师佛
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简称,据佛经记载药师琉璃光佛手持药钵,医治一切众生之病源和无名痼疾,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是“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安乐。”

最后一重院落。
地藏菩萨,站在院中,还有一棵参天的皂角树,树龄已有1100多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