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4日,多云大风,温度10度,能见度一般。
家在山东,记忆中泰山已经爬过很多次了。最近的一次,也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每次登泰山,岱顶必到,其他地方反倒是没有认真的看一看。毕竟爬一次泰山花费还是不少的,一些小景点就会忽略。
2020年国庆节,原计划准备坐索道登顶。可是当天风大,索道停运,又懒得爬山,决定从中天门直接下山,仔细看看沿途的风景和那些道观。

国庆节一早驾车到天外村,高德导航,又把我带到了这里。记得几年前曾经在此停车,停车费100元。现在规范多了,好像一天最多60元。已经达到了一半的泰山门票,多少心疼。

穿过地下通道,就到了天外村广场,远处的山峰就是傲徕峰。
天外村,位于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

拾阶而上
到达“天圆地方”广场,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龙柱,表示从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
在连接通道中央安置长27米、宽3米的以唐玄宗封泰山为内容的浮雕。
到顶就是圆形广场的售票亭,这里可以乘坐旅游车直达中天门。

沿着盘山路一路上行
沿着长廊前行

原计划坐索道到南天门,因索道停运,决定步行下山,
这是中天门去南天门的登山盘道。

这是中天门的补给站

远眺南天门

密密麻麻都是人,而此时这才早晨7点多
倒三盘
到达中天门,要爬上一段石阶路,这就是倒三盘
倒三盘指的是过了中天门,突然出现一段往下的盘道,很多人就纳闷了,登山登山,是要往上攀登,为什么还要往下走呢?
倒三盘位于中天门牌坊的北侧,在整个“登天”序列的盘道中,山路始终是向上的,而倒三盘则是唯一一处“向下”的盘道。倒三盘是根据泰山地势修建的,盘道长度大约有五六十米,古代的时候,每一段台阶和一个平台的组合叫一盘,以前这里有三个大盘,又是突然向下的盘道,所以就叫倒三盘,后来维修盘道的时候,为了方便游客行走,增加了几个盘,让下坡道变得平缓了些。

泰山石壁上有很多刻石。
“中华精神”“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中天门
中天门位于黄岘岭脊背之上,海拔847米。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

中天门上有两个景点:一是财神庙,一是阜虎石。
阜虎石位于坊北有阜虎石,如虎横卧,旁边有石刻”虎“字格个引人注目。

中天门牌坊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

中天门牌坊北建财神庙
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黑虎石上建了一座黑虎庙,供奉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后改名为财神庙。财神庙飞檐斗拱,凌驾于黑虎石虎头之上。
中天门财神庙里供奉的是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像。五路财神是民间普遍信奉的神灵,分别为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也说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马、赵、温、关)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赵公明是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

沿着陡峭的石阶路下行,这才发觉泰山的石阶路比较窄,也就15-20厘米宽,成人的前脚掌,往往腾空,增加了下山的难度。
到达步天桥
一座横跨两崖的石桥,名叫“步天桥”。这里山势陡险,峡谷弯弯。

继续下行,就到了观音殿
观音殿据说是山上唯一的佛教建筑。创建年代无考,明朝和清朝都曾重修过,如今的观音殿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的风格。
观音殿也叫三大仕殿,里面供奉着观音、普贤、文殊三尊菩萨,是屈指可数坐落在盘道旁的佛教建筑。
一般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中,三大仕神像往往塑在正殿佛像的背后,面向北门,造型应该是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观音菩萨骑犼,而泰山的三大仕殿对菩萨的造型进行了简化,让他们直接坐到了须弥座上,成为了主神。

殿前一棵树,挂满祈福红条
观音殿旁边就是药王殿
药王殿座落在泰山海拔约800多米处的地方,又名金星亭,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坍塌以后由清朝著名建筑师魏祥重建于道光年间。
现在的建筑是1981年再次重修的,这是一间红瓦灰墙建筑,这就是供奉着“药王”孙思邈。药王殿门朝西,是石头砌成的,四个角均为石柱。殿内的面阔近4米,进深3.5米。整个殿是歇山顶无梁檩结构,没有房梁,凭借着石柱把屋顶支撑起来。”
殿的额坊刻有“药王殿”三个楷书字体,门口两侧的石柱上镌刻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着“造物犹资五色石,回生独普四时春”。“对联后面没有落款,据考证应当是刻于道光七年(1827年)。
离开,继续下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