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莱芜段是齐长城中保存最好,极为重要的一段。莱芜境内有两条齐长城:主线由蒿滩东山入境,先后沿与章丘、博山交界线前行,至双堆山南崖出境,长56390米;复线从青石关西侧的梯子山,至东侧的炮台顶,长4350米。莱芜境内这段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不仅见证了长勺之战、艾陵之战,阅历了嬴城的兴建与衰败,倾听过黄巢练兵的雄壮呐喊,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它还被人民武装群众所利用给日寇以坚决的抵抗。
齐长城莱芜段是整个齐长城的精华地段,西起芭麻峪,东至青石关,沿章莱、博莱边界逶迤52公里,跨越大槐树、鹿野、上游、茶叶口、和庄等乡镇,全部为石砌。峰峦陡险处墙高2~3米,平坦处高5~7米,底宽2.5~6米,尚存垛口。
齐长城莱芜段全段有3个门,史称三关:西有天门关,东有青石关,中为锦阳关。
锦阳关:锦阳关也叫通齐关,是齐长城上三大重要关隘之一。位于上游乡娘娘庙村北,今章丘正南、莱芜正北,磨池岭和曹峪顶雄峙东西,中间一道谷地是南北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为齐鲁要冲,威武壮观,惜已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黄石关:由锦阳关逶迤而东,到茶业口镇北王庄村北,这里就是黄石关。关楼已无,形制与锦阳关相同。关南东侧的高地上,原有孟姜女坟和孟姜女庙3间。关址虽无遗存,但关山雄姿犹在。关东1800米处是瓦岗寨(山)遗址,寨门尚存。关西一段城墙最完整,长800米,高9~11米,底宽6~8米,依山而筑,垛口完整,清同治年间为防捻军而整修加固。青石关一带,两山对峙,形势险要。蒲松龄有《青石关诗》:“身在瓮盅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罗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积早露。”
青石关:齐长城在茶业口镇逯家岭村进入淄博市博山区,又从博山区樵岭前村,东进莱城区和庄乡大梯子山。大梯子山下就是青石关村,东北部就是齐长城规模最大的关隘---青石关。该关与锦阳关、黄石关形制不同,其实称之为关城更为合适。“遥连泰岱盘坤轴,横锁青齐到海门”。青石关是齐都临淄的南大门,自古有“直淄之门,当南之冲,为出兵要路”之称。其为齐长城上至今发现的唯有的一座独特的关城,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青石关原有四门中,现仅存北门,是齐长城现存唯一的关门。
齐长城莱芜段文化历史悠久,莱芜齐长城沿线发生和流传的孟姜女传说最具代表性。孟姜女的原型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的齐国大夫杞梁之妻,她是一个擅长哭调的歌手。隋唐以后,孟姜女哭倒秦长城的传说才基本定型。孟姜女的原型是齐人,最初的传说也发生在齐地,那么从情理上推测,传说中的孟姜女所哭倒的长城,也应该是齐长城。从文化学的角度说,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孟姜女传说和大大小小孟姜女庙的存在,无疑大大提高了莱芜段齐长城的历史地位和典型意义。
莱芜齐长城一带为国内外历史学家、军事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文人墨客欣然前往、寻古探幽的胜地。
《左传》中《曹刿论战》曾记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疲我盈,故克之。”毛主席说的“敌疲我打”的方针,就是曹刿“一鼓作气”的战术。从此,长勺之战名播海内外。
莱芜段齐长城旅游资源的保护。周边生态景区众多,可与之联合开发。南有雪野生态旅游区和孔雀山景区,吕祖泉景区;北有章丘的锦屏山景区;西南有房干景区。但是,莱芜段齐长城大多高不足几米,加之多为土夯,很难有八达岭长城的气势。很多墙体顶部已与内侧田地取平,连为一体。因此,齐长城的保护应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体,宣传国家有关的文物保护法令法规,树立“爱我长城、护我长城”的意识。第二,由各级政府发布保护齐长城的公告,禁止在齐长城上动土、动石,不许在齐长城两侧规定的范围内兴建工程。第三,在齐长城遗址保存比较好的地段,设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石碑或标志物,并由专人负责看护。第四,对坏齐长城遗址者,应予以处罚和教育。对保护长城遗址有功人员,应予以奖励。
齐长城从山头镇两平村西南向东南方越过西黑山,左经两平、福山,右经山头、八陡,至东黑山有遗址,长4600米。其间两平村南有高3.5米、底宽7米的城址断面,西黑山两侧均有高3米、底宽10——12米的墙体100余米。东西黑山之间有半穴式圆形兵营遗址,还有北门、西门、点将台等遗址,自东黑山亮兵台往东,左经黑山后右经苏家沟新村以东的1850米地段没有遗址,东南转越围屏山,左经薛家峪右经岳庄至大荫顶西坡,有4100米遗址。围屏山西侧有高2米、底宽8米的土石混筑城址。越过大荫岭,到岱庄北山以及淄川区护宝泉村西山长城无存,而岳阳山西麓以及护宝泉村南山则有长度为1500米的遗址,其中岳阳山主峰西侧遗有200米墙体,清末时曾重垒过小墙,原有的“防门”在80年代后期拆毁。东面的龙门峪势如泰山南天门,今“箭楼”遗址犹存。岳阳山主峰西侧有长度10米左右的南北方向墙体,应是当年防门遗址。
由岳阳山主峰东侧至四座山,再至拐峪北709高地的5560米地段中无长城遗址,据考是因为此山险峻,古人以山为城。辗转山脊间进入古莱芜城遗址处的淄川区城子村东,经三台山到立屋岭的700米地段,仍然有齐长城遗址。此后经鹿角山、黑虎寨、油篓寨、蟠龙山、雁门寨到太平山出博山境之前的一段,也是以山代城,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战略家“山险防御”的思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