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2019-05-10 12:54:16)
标签:

齐长城

太平安村

石河头村

分类: 寻找齐长城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2019年5月9日,天晴,温度20度以上,能见度佳。 

        齐长城石河头村段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石河头村北,太平安村以东,小桃路将长城分为两部分。

《齐长城诸城石河头及黑王家沟段保护方案》 2017年在诸城市林家村镇石河头遗址上举行。这次开工建设的齐长城遗址是在林家村镇的石河头段、黑王家沟段,长2034米。 

乡间道路,车少空旷,环境优美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行驶过程中,小桃路边突见很特别的建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停车仔细看,原来是齐长城遗址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先去东边看看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清晨的丘陵地带,薄雾情满,渺渺多姿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再到西边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沿着长城西行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远处的风力发电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梯田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继续西行,远山起伏,绵绵不绝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旁边为果园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到达西边尽头,为深沟,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有一村庄,看地图为太平安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往西仔细看,未发现长城痕迹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继续驱车南行,到达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

齐长城之诸城石河头村附件:石河头遗址,网上资料

       石河头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诸城市桃元乡石河头村北岭的南坡上。遗址西北距市区约30公里,南距黄海约25公里。东边濒临吉利河,南边紧靠小北河,地处两河交汇的台地上。遗址地形北高南低,表层为沙质黄褐土。南北宽25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初修筑的桃园至桃林的简易公路,由北向南穿过遗址的西南角,破坏了部分文化层。从公路两侧的排水沟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灰黑色的文化堆积层,厚1—2米,内含大量碎陶片和红烧土块。1980年秋,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实习队对该遗址做过调查,在遗址西部的水沟中,发现过残存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遗迹。1986年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的同志,在田野考古调查中,于公路东侧排水沟壁上,发现了两座因雨水冲刷而暴露出来的石棺墓。同年12月,市博物馆对两座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共出土陶、石随葬品9件。这些随葬品的文化面貌较为特殊,既具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又显示出了早期龙山文化的风格,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认为这是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发展过渡阶段的中间类型,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的范畴。两座墓葬的清理发掘资料,刊登在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岱考古》第一辑中。

       1997年秋,诸城市博物馆在配合下(昌邑下营)——海(胶南海青)公路拓宽施工中,在遗址的西部边缘区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迹一处,石棺墓11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长1.80—2.10米,宽0.70—0.90米,墓口距地表深1.10米,全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石棺由附近山上出产的厚2—5厘米的石板组成,平面呈长方梯形,头部宽脚部窄,底铺石板。棺的四壁外侧紧挨墓坑壁,高0.30—0.80米,顶部盖以石板。这种形制的石棺在其他地区极为少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墓葬的分布很有规律,两座为一组,南北排列,逾向南间隔逾密。墓葬中共出土随葬品50余件,均为陶器。器形有罐、鼎、鬶、杯等10余种。陶质有夹砂灰陶、夹砂黑陶、夹砂褐陶、泥质黑陶和少量的夹砂红陶。这批墓葬中有一个极有学术价值的现象,在同一座墓中,既有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鬶、陶豆,又有代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陶壶。这一现象证明了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演变发展而来的。专家认为,石河头遗址是一处反映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典型遗址,其文化内涵是研究山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演变及文化类型划分的重要资料。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在我国发现较少,石河头遗址的石棺墓,不仅为探讨当时的葬俗葬制提供了资料,也为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文化,提供了新的内容。

       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石河头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城市委、市政府及桃元乡党委、政府对遗址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指示有关部门和单位保护好遗址的自然地貌,使之不遭破坏。在遗址周围划出了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范围,不得在附近搞大型农田基本建设,严禁在遗址范围内修建房屋。文博部门在石河头村成立了遗址保护小组,制定了保护公约,并定期派人进行检查,使这处重要的古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