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天阴雨雪,温度0度能见度一般。
过桥,前行几米就到达拜佛台岔口,此处为石门寺景区的一个循坏线路,如果不继续爬山,可由此折回。
麻衣庵位于大珠山深处,现仅存遗址。据民国年间的《增修胶志》记载,晋代的陈仲举、元代的张清源、明代的赵麻衣等名士曾在此隐居过。
远处看麻衣庵遗址
继续沿石门涧旁的石阶路上行,幽境深处
平缓的石阶路,除了看珠山大佛,山涧两边的象形石也很多。
观音礼佛又叫观音石
右转,继续沿着石阶路上行
平地上有一巨石。当地人称
“飞来石”,石上额刻“朝阳洞”三字。巨石下形成天然石洞,有巨型石条散落在内,洞顶有浅浅的石窝,类似石臼一样。

朝阳洞
说法石
洞前方有一平坦巨大的巨石,石顶平敞可供10余人端坐。当地人称为说法石。石上有旗杆窝。

石刻
飞来石的后面悬崖峭壁上,有3处刻字。
这是西面的2两处刻字
刻字
山壁上刻有“云逍庵”三字。石壁上还有李庆道等人署名的“玉泉观旨缘”石刻落款“徐太师、左太师、王志和、李庆道”

不远处的石刻,
模糊不清

这是东面的一处刻字
刻字"太清岩"、“大德四年三月日石匠孙荣”,

继续西行,巨石散落荒草树木中,此处因为麻衣庵遗址

石桥
巨石条搭成的石桥,形成平面

沿旁边上去,远远看见莲花石和石窟

站在莲花石前,巨石上有方形石洞,似乎为固定楼梯的作用

莲花石前巨石凿成的台阶,

沿旁边的斜坡爬上

到达珠山石窟,石窟建在光滑的峭壁上,而且离地太高,一人不借外力,无法入洞

只好登上对面的莲花石
《增修胶志》记载,在石室与莲花石之间古有铁板桥连接,人可攀莲花石过铁板桥进石室。

珠山石室
光滑的峭壁上,有一悬空石室,室门凿得很精致,门高两米,顶为孤形,有石门框和石雕门槛。

洞内有今人放的观世音菩萨像

莲花石。
石头的南侧刻有莲花图

望海楼
原路下来,继续西行。远远看见一处平台,条石砌的建筑基础依然很规整。志书上和民间都说过去这里建有“望海楼”。站在这里可以东望灵山湾,西望龙湾,这是"望海楼"的故址。

站在望海楼前,四处看看,北看麻衣庵背依险峰

南面qu南山形成屏障

东面石门涧和珠山主峰大砦顶

西看碧海,海天一色
在高处观看,珠山石窟
在最东面悬崖处,有一石
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