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天晴,温度15度左右,能见度一般。
青岛的名人故居不少,老舍故居算是一个。青岛老舍故居又名“骆驼祥子纪念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一路,一在金口二路。
“骆驼祥子纪念馆”是老舍先生儿子舒乙的创意。在舒乙先生给青岛的信中提到,在俄罗斯有个以歌曲取名的“喀秋莎纪念馆”就很好,非常有名。中国第一个以作品名称命名的纪念馆。
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老舍故居位于一条宁静的小巷里,房子不大,但非常雅致。老舍长女舒济在三岁至四岁的时候曾生活在这里。故居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这是老舍生活和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在此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以及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一批优秀作品。。
老舍故居是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民居,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其中一层作为骆驼祥子博物馆,二层作为文艺沙龙,阁楼作为日式茶舍。博物馆分版本厅、创作厅、青岛厅等多个展厅,展品近380件,其中有200件都是老舍先生的书籍和用品,参观者在此可以详细了解老舍先生在青期间的创作和生活情况。在展厅里,还有老舍夫人—我国著名画家胡洁青先生的多幅真迹。院内开设了“祥子书店”,设置了老舍先生雕塑和人力车夫雕像,建有老舍作品墙和《骆驼祥子》26幅陶版画墙。老舍也是从这里辗转到达大后方,成为抗日统一战线文化界的领袖。
目前国内已开放的老舍故居有三处:北京、重庆,第三家就是青岛。这里也是全国第一座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
青岛老舍故居并不好找,从大学路与黄县路交汇的路口进入比较方便。

进入黄县路,路旁小资情调的咖啡屋,非常有名

录得左边,不起眼的建筑,就是老舍故居

现为山东省文保
进门的左边是祥子书店,里面是老舍的一些书籍,右边的两层小楼就是老舍的故居。
院子中央老舍半身塑像
院内装置了正在拉车行进的“骆驼祥子”雕塑
墙上的26幅陶版画,将孙之儁先生创作的《骆驼祥子画传》搬到墙面上。

院子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书店1个
从此门进入,参观客鲜见
一楼只有三个房间。展厅分为3部分,
门厅一侧墙上挂着老舍的照片,
往里摆着兵器架子,老舍练武用的武器
在老舍先生纪念馆中,写作间和过道门厅还摆设有老舍先生习武时使用的刀枪剑棍等兵器,为我们揭示了老舍先生鲜为人知的文学大师的另一面。诗人臧克家来老舍家探望他,一进门吓了一跳,墙上挂满了刀、枪、棍、棒、戟。臧克家问,这怎么搞的?老舍说:“我在锻炼身体。”
1964年,老舍率中国作家团去日本访问。有一日本青年听说老舍是习武之人,向他请教武艺。65岁的老舍婉拒不得,只能接招。没几个回合,小伙子被撂倒在地,众人皆惊。没想到拄着拐杖的文人老舍竟然还有这般力量。

这些刀枪斧戟是青岛螳螂拳师提供的.当年老舍在青岛曾与螳螂拳师切磋武艺.

这应该是老舍用过的兵器
前言
前言舒乙写的,主要是介绍老舍和这座故居的情况。从中可知,老舍在这里从1935年第一直住到1937年8月13日。在这630多天里,老舍写了《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想北平》等40多篇作品。当时老舍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1936年暑假,老舍辞去教职,在此专事创作。而这座故居是国内第一座以一部文学作品命名的博物馆。舒乙文中讲到这座老舍纪念博物馆“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老舍(laoshe3)老舍(laoshe4)骆驼祥子博物馆”,特别强调了“老舍”两个字的读音,指作家本人时,“舍”应当读作去声。
老舍在青岛的工作和生活





西边有楼梯,可以上二层,但挂着:游客止步。出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