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游记之即墨马山刘仙姑传奇

(2018-05-24 16:01:39)
标签:

白云庵

慧觉禅师

分类: 山海青岛
      从前,马山脚下有个小小的山村,村中有家刘姓的农户,生了个女儿名叫贞洁。贞洁长到十六岁时,眉清目秀,聪明善良,很讨乡邻喜欢。
      一年盛夏,天降大雨。雨后,马山山洪飞泻,小山村旁的小河波涛滚滚,川流不息。这天,贞洁姑娘同嫂嫂一块,结伴到河边洗衣裳。一抬头,忽见水面漂来一枚青叶。贞洁伸手抓住,往上一提:喝,是根桃枝,上面有两颗六月鲜桃。仔细一看,那颗大桃鲜红锃亮,熟透了,而那颗小桃半青半红,尖儿上还烂得去了皮。姑娘把大桃洗净擦干,顺手扔给嫂嫂,说:“嫂子,您吃这个大的,俺吃这个小的。”
姑嫂二人说说笑笑,将两颗桃子吃下肚去。回家后,贞洁姑娘一连七天七夜不思饮食,整天合掌静坐,闭目不语,犹如进入梦境。
家人慌了神,以为她得了病。
邻人七嘴八舌,议论她“中了邪”。
巫师神婆出主意:关起来,防止邪气蔓延。
一间狭小的场院屋,门窗堵得严严实实,贞洁姑娘被关进“黑屋子”。住了七七四十九天,场院屋的门打开了,赤脚的贞洁姑娘笑嘻嘻地跑了出来。她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宛若天仙。
族人们见姑娘“邪症”未改,私下议论:找个婆家把她嫁出去,有人管教也许会好的。
邻村一乡绅要纳妾,听说贞洁姑娘美貌无比,便托媒登门说合,当下,一纸媒柬送过门,亲事算是定下了。
       转眼到了来年春天,娶亲的吉日来到了。家人催着贞洁梳妆打扮做新娘,姑娘冷冷地说:“我志在四海,不嫁凡夫。”
      旧时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违抗得了?姑娘的话,只被当作耳旁风。日上三竿,花轿按时进门。新郎披红挂彩,鼓手吹吹打打,家中宾客迎门,好不热闹。贞洁姑娘赤脚盘腿,端坐炕上,无动于衷。家人没法,只好命“嫁人客”强行搀扶,将赤脚新娘塞进花轿。
    一声喇叭响,八位轿夫上肩起轿了。谁知,来时轻轻的轿子,此时似有千斤分量。轿夫们叫苦不迭,只好咬牙挺胸,踉踉跄跄地挪动脚步,踏上山路。待到花轿抬到新郎门前,轿夫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热汗淋漓,心内暗骂“好个千斤小姐!”
     鼓乐响罢,“嫁人客”掀开轿帘:轿里只见一盘石磨,哪有新娘的影子!
    有人传回话:新娘依旧赤脚盘坐在娘家炕上。
花轿二次回门,照例吹打一番,又把新娘搀进花轿。当疲惫不堪的轿夫再次落下轿子时,已红日偏西了。
新郎门前,人山人海,围观的人们都想亲眼目睹这位难娶的新娘的芳容。
轿帘又一次打开了,一只小花猫懒洋洋地走了出来。它扬起小脸,眯起小眼,朝着周围的人群细声细气地叫唤起来:“咪-咪-”
人群里响起一阵哄然大笑。
乡绅终于没有得到美貌小妾。姑娘终于出走了。后来,传说贞洁姑娘得道成仙,四海云游,为民造福。
后人为纪念“刘仙姑”,在马山东南修起一座仙姑塔。那踏飞檐朱顶,蔚为壮观,每当风起,檐角的小铜钟叮当作响,颇有几分“仙乐”的味道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