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2017-11-25 15:35:58)
标签:

北大顶

明霞洞

万年船

玄真洞

三丰洞

分类: 崂山游记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2017年11月25日,天晴,温度0度以上,能见度佳。
      北大顶位于崂山明霞洞的北面,为崂山昆仑山之玄武峰的极顶,顶上平坦,几百平方米的面积内,分布着大小池子几十个,大旱不涸,名为“天池”。在崂山五大天池中数目做多,形状也最为奇特。
      到达北大顶,共有四条路。从山前(南面)攀爬到达明霞洞附近,在明霞洞的东面、西面和正中后面,各有野路一条通向北大顶,暂且称为明霞洞东路、明霞洞中路和明霞洞西路,山后(北面)则可从化化浪子上行或天泉下行到东西岐登顶。 四条路线中以明霞洞中路险峻难行,但景点颇多有莲花池、诗苑洞、玄真洞和三丰洞。
      攀爬北大顶有两条路,一条玄武峰南面开始爬起,折向东北,一路上棘林丛生,湮没了不太清的小路,小路时断时续,险峻难爬,充满刺激和挑战,要经过巨石间跳跃、长坂坡爬行、狭缝中挤过、山洞中钻过,荆棘中走过。另一条从玄武峰的西面,尽管同样险峻难行,但相对安全。
       本次旅游路线:大河东客服中心->八水河停车场(步行开始)->龙潭水库->龙潭瀑->上清宫 ->明霞洞->明霞洞中路->玄真洞->三丰洞->玄武门->万年船->北大顶->下行->万年船西面山峰->水井->明霞洞西路->明霞洞西门 ->景区路->索道上站->瑶池峰->太白石->垭口->索道下站(步行结束)->大河东客服中心。
       本次游览六只脚提供数据:步行总时间5小时49分,总里程:8.85公里,平均速度1.5公里/小时,最快速度12公里/小时,最高海拔776米,最低海拔19米,累计爬升1091米,累计下降898米。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今天因巨峰景区因举办“2017崂山之巅挑战赛 暨15公里国际山地升降对决”,临时封闭。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坐车到八水河景区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龙潭水库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龙潭瀑桥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龙潭瀑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继续攀爬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路边的山神庙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清晨,山间的石阶路,走来仙风道骨一修行之人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丘处机衣冠冢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上清宫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一路攀爬,到达明霞洞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买票进入,准备从明霞洞后山去万年船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明霞洞位于昆仑山南边的玄武峰下,是一个天然石洞,海拔650多米,是一个花岗岩叠架洞,原来是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北依昆仑山之玄武峰,巍峨险峻,青松苍郁,奇峰环峙,南望远山外,海平如镜。其极顶为“北大顶”,上有小池,大旱不涸,名为“天池”。明霞洞东北1公里有一山峰,海拔766.3米,名万年船。由此再北去,经桑石屋、白石头窑可达海拔981米的天茶顶。明霞洞奉道教全真金山派,现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山茶盛开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玉皇殿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重修后的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两侧分别为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东西两边为四大天王,十分神气,甚是威武。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自玉皇殿顺窄廊东去,有一袖珍殿堂,内奉东海龙王,龙王座下有一仙泉—— 玉液泉,此泉常年水流不涸,清甜可口,夏凉爽宜人,冬温热十分。这三口水泉分上、中、下三泉。其中位于神龛下面的上泉最为著名,被道士们称为“玉液泉”。这口水泉,泉水终年不涸,水质清冽甘醇,是道士们敬茶待客的上品水。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原斗母宫,建于元代。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沿崂山明霞洞后上方面的陡峭小路,一直攀爬上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竹林一片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路上可见有两个天然洞穴,较大的称为玄真洞,小的是三丰洞。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玄真洞
       位于明霞洞后玄武峰近巅处的峭壁上,明霞洞上方100米左右,悬岩峭壁下。该洞海拔530米,为天然花岗岩石洞,洞口呈半圆形,洞内呈椭球形,洞壁十分光滑。洞前一平地约有30平方米,平地上生有数蓬修竹和几株古树。洞口南向,外洞口高约1.6米,宽约1.3米,洞内高约2米,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卵形石洞,洞口经过人工修凿。洞的右侧有一废墟,5个平方米左右。洞上方横镌“重建玄真吸将乌兔口中吞”十一个古朴、笔力劲遒的大字。 原为张三丰修炼处所,洞额镌刻有"重建玄真吸将鸟兔口中吞"十一个大字,传为张三丰手书。洞旁刻有“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吞”12个字,第四、五两字,因山石脱落,已不可认,据《胶澳志》记载,为“妙真”两字,另有一说为“真洞”二字。这一行字笔力遒劲、古拙,传说是张三丰亲手所书。“乌、兔”即指日、月,“口中吞”是道家吐纳导引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即“采日(金乌)、月(玉兔)之精华,散而为风,聚而为形”。清末翰林庄陔兰诗曰:“陡绝玄真窟,盘崖一径行。下云鸡抱卵,出海蚌还珠。中有光明镜,常悬日月符。三丰留口诀,玉兔养金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三丰洞
       玄真洞左侧有一西向小洞,叫三丰洞,就是张三丰修行的地方。洞旁镌有明代登州武举周鲁题诗:“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屋小,万山环翠雾中围。”洞内面积很小,只能容下一个人,里面还摆放着一个圆形的石墩,据说张三丰在这里修炼了10多年。也有一种说法称,当年张三丰参透世事,在玄武峰的北面和东面峭壁上均凿有一洞,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选择洞穴,以掌握内炼之事。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继续攀崖上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下看明霞洞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玄武门,巨石书写万年船。这一带的石头,一旦损害,多成长方体,可能与地质和运动有关,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万年船
      万年船是在玄武峰附近的一块象形石,远看像一只弯弯的小船在山海之中。万年船是崂山奇石之一,也是大自然在崂山鬼斧神工的杰作。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继续向北大顶攀爬,决定从西面登顶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路也不好走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回看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今天没有走正常路线,在巨石中来回找路,前行。从小树上过去,到达巨石的另一边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巨石下的狭缝中爬过去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洞中钻过来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光滑的石壁上登上去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巨石中找路上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终于到达北大顶的下面的一块平地,,由左侧绕行登顶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顶上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先看最西面的天池绝对震撼,风太大,不敢靠边太近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其他散布者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天池几十个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山脊上小心通过,到达最东面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也有近十个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登高远眺,东面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北面的天茶顶,清晰可见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北面的军事山洞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南面的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原路返回平台,到达南面,有十几个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原路下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看万年船西面的山峰,决定登顶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一路下行,自万年船西行下行,到达山峰的西面。先爬一个长坂坡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钻过山洞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从悬崖边南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又是一个长坂坡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又是两个小的长坂坡,直接到顶。顶上天池几个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原路下行,岔口西行。两个长坂坡下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下行达到一处水源,岔口左转明霞洞西路,一路下行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明霞洞西门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一直下行到景区路,左转明霞洞方向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索道上站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瑶池峰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下看青山村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继续下行,到达太白石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垭口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到达索道站
崂山游记之再攀北大顶看天池

做景区车回大河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