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天晴朗,温度尚可,能见度佳。
自今年初崂山风景区巨峰游览区上山道路整修以来,已有半年多未登巨峰。从灵旗峰下到野路,荒草猛长,蜘蛛网密布,登山杖打草惊蛇。从子英庵口到跃龙峰的野路,非常不好走。
游览路线:大河东客服中心
->观光大巴上行->天地醇和广场
->铁佛庵->铁瓦殿->索道上站->离门->自然碑->孔雀石->灵旗峰->巽门->野路下行->三岔口->子英庵口->阿诗玛小道->万年梯->阿诗玛->上行岔口->下行->草甸子->跃龙峰->下行岔口->景区路->铁佛庵->天地醇和广场->大河东客服中心。
本次游览六只脚提供数据:步行总时间5小时15分,总里程:7.72公里,平均速度2.1公里/小时,最快速度6.6公里/小时,最高海拔1044米,最低海拔377米,累计爬升840米,累计下降698米。
大河东客服中心巨大的道德经石刻
坐景区车到达巨峰入口处,天地醇和牌坊

沿景区路上行

到达
到达铁瓦殿遗址
继续前行,过铁瓦殿,山路变得陡峭,
高处看海

继续前景
可见一亭子立于悬崖边

新修的索道上站,总共六层。六,暗含意义?

索道入口
继续上行,到达崂山之碑----自然碑,
自然碑是巨峰游览区第一石景,这座高高耸起的方形巨大石崮,高约40米,宽约10米,崮顶外凸,下方平削。巨峰的自然碑原来是一座突兀的山峰,因冰川运动拖蚀作用,四周的岩石被冰川拖走,如今只留下了这孑然一身的孤影。


离门
沿自然碑上行,就是崂山八卦门之一的离门。
“离”是《易经》八卦之一。门头上离卦的符号,是由两个阳爻夹着中间一个阴爻组成。在自然界,代表着火。按方位,它位于正南方。

到达三岔口,观景台左看“海上名山第一”石刻
“海上名山第一”石刻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在95岁时为崂山题写,笔力苍劲,犹如游龙飞凤。
有人说石刻富含寓意:“海”字的三点水像一只喜鹊,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每”像只狐狸,富有灵性,意指崂山人杰地灵;“上”字像是一个道士在作揖,体现了崂山道家文化特色;“名”字如同一只孔雀立在石头上,跟右侧的朱雀石正好吻合;“山
”字像一个人正划着船在海中乘风破浪,体现了崂山的山海特色;“第”字分明是两只鸟同在一棵树上;“一”字像一只元宝,寓意崂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上看孔雀石
巨峰游览区自然碑上方,有一象形山石,酷似一只栖息的孔雀,因地处巨峰之南,依中国传统文化“南方朱雀火”之说,所以又叫“朱雀石”。

右转灵旗峰方向

巽门
两山相夹,东侧灵旗峰是游客毕聚之地,下有灵旗峡一线绵延,先天桥跨峡凌空连,六合亭高峙崖顶,烟云弥漫,胜似仙境。

沿走廊登上灵旗峰顶

上看

冰酒

上看

下看

下看自然被

原路爬回摘星亭处,继续爬高

看对面的巨峰

下看先天桥和摘星亭

到达展旗峰最高处
灵旗峰
又名“仙台峰”,位于巨峰东南,秀削而薄,如旗展开,故名。又因山顶有三小峰东西排列,俗名“三层崮子”。蓝水《崂山古今谈》记为“灵旗峰,又名仙台峰,在巨峰左侧,其高仅次于巨峰。”
灵旗峰实际是游客能登的崂山最高峰。
原路下行,至厕所前插入野路,继续下行。回看巨峰,一石似狗,似海狮。起个名字叫天狗守巨峰,海狮望月

野路不好走
上上下下,路非常不好走

沿巨石底部登上

回看

继续前进

空旷的石头上,东面看看,远处的天茶顶

近处

跃龙峰近了

八水河方向

南天门历历在目

到达草甸子

垭口下行

几块有意思的石头

上行,到达跃龙峰
跃龙峰
一峰似巨龙突起、斜睨诸峦,形神兼有,跃龙二字可谓贴切之极。蓝天下的跃龙峰,像鸟


下行,看看

下行,茶壶

可是底下竟然有...............

踩着突出的岩石,下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