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天晴有云,轻度雾霾,能见度一般。
午山不似浮山那么陡峭峻拔,山顶平缓,很少险峻,处处透着温柔,午山上的岩石也较少裸露,岩石多为砂砾岩,不似浮山的花岗岩。如果说浮山是伟男子,那午山倒是美少女。石老人观光园内新修建的佛光寺,不知与五台山的佛光寺有何关联?今天咨询寺内师傅,答曰来自五台山。
崂山作为一个完整的山体,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午山支脉包括张村河以南和黄海北岸的诸山,主峰为午山,位于山区西南部,海拔398.3米。
午山在石老人村北, 因该山的走势呈正南正北,形同子午线,故称
"子午山",后简称"午山"。午山主峰海拔398.3米,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崂山区的中韩镇和沙子口镇的天然分界线。山上曾建有午山庙,又名大士庵,建于清初,解放后渐圮,1958年拆除。登午山之巅,西望浮山,东望巨峰,北望石门山,皆历历在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有午山之名。《胶澳志》记为:
"午山北岭岭半有午山庙,岭东之小山名尖山,尖山之东北为松山,隔张村河而与枯桃山对峙,午山北岭之南为金家岭。"
山下的午山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明朝永乐年间,一名叫王福政的带家人从山西大槐树里老鸹窝来到山东莱州府即墨郑化疃文峰社居住。清光绪十三年立一碑在村西崖,可惜此碑文革时代被毁,垫了大桥马路。王福政一家来到一山前时正好是正午,他打量着此山南北方向,凭着掌握的天文知识,看到日影恰在子午线,南北向,所以给此山起名为子午山。后省去“子”字,简称午山。午山村因山而得名。午山村的先祖雕凿石刻的技艺高超,并一代代流传下来。明、清时即墨城官宦士绅的门楼牌坊、店堂装饰多是午山石匠所刻;建国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的横楹立柱也是午山人技艺的结晶。午山村王氏家族地契入选青岛首批十大珍贵档案。
本次旅游路线:科大路滨海公路路口 ->午山小学->小村庄
->午山山脊-->石湾垭口->大塔(信号塔)->石老人观光园山顶入口->聚仙台->会仙亭->悬空栈道->悬空长廊->天运殿->赐子殿->望海亭->佛光寺->升仙坊
->天街->逍遥谷->文阁->武阁->茶园->水车->石老人的传说故事浮雕长墙->出口。
本次游览户外助手提供数据:总时间3小时,总里程:8公里,平均速度2.6公里/小时,最快速度14公里/小时,最高海拔357.9米,最低海拔32.8米,累计爬升432米,累计下降438米。
坐车到青岛二中,前行到科大路滨海公路路口左转午山小学方向,远远看到午山

过午山小学

穿过小村庄,步行上山
穿过果园,山势逐渐陡峭,气喘吁吁,登上高处

山顶相对平坦

岩石似海礁,砂砾岩,犹如水泥中混有细砂的样子

登上高处,到达午山山脊,与由枯桃过来的野路混合,交叉后,南行如海

远处由枯桃过来的山脊野路

岩石不多,毫无特色

仅有的几块中的一处

远远看到石老人

右转下行,高度约百米,此处为第一处高峰

由石缝中穿过

回看下来的路

前看前进的路
到达垭口,右转为石湾方向

山下为石湾大士庙
前进登上第二个高处,前方为信号塔

野路不错,软软的,两边为茅草

登上一个小高处
西望浮山
东看崂山
到达信号塔

登上高处

回看

前看还有高山

下来上去,反反复复
前进
难得看见一处俊俏的的山峰

石老人方向
登上最后一个高山,回看来时的路
下山,进入石老人观光园景区

继续下山

石老人观光园景区图

远处的佛光寺

下山的路不好走

聚仙台,应该是最上面的山顶平台

山顶平台,聚仙台?

下行到会仙亭
亭柱上一幅楹联:海到天边天作岸水天一色,山登绝顶我为峰天人合一。据说,有缘登顶之人便成神仙。

继续下行,就走在了悬空栈道
悬空栈道以铁为支架贴山搭建而成的梯子,上面铺着一块块木板作为台阶,两侧有两条铁索链,做为登山人用手抓住的扶手。






山盟海誓石刻


悬空长廊
观光园的一大景观,悬于半山腰。北方最大的悬空长廊,据介绍,悬栈全长60多米,采用苏州园林风格设计建造,设计巧妙,看不出一根铁钉。可以俯瞰观光园全景

右转到达茶神居
前行到达半山腰的赐子阁。供奉观音菩萨

前行到达佛光寺


上的平台,到达佛光寺
前殿是天王殿
中间是憨态可掬的弥勒佛
旁边是四大天王

弥勒佛背后是韦驮
穿过天王殿,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中间供奉的是药师佛,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边上是十八罗汉

藏经阁

善慧殿内供奉的是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
格鲁派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该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一1419)为祖师。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

出佛光寺,沿半山腰的石路东行,到达度仙仿
观音菩萨和八卦池,佛道共存?
八卦池在山上看时形状是很清晰的太极阴阳八卦图案
天街
天街坐落半山腰,就像是在半天空建起的一条宽阔的街道。

下行到达逍遥谷
供奉包公、刘伯温,

武阁
供奉岳飞、关公

下行耐冬树

游人不少
情依林
石壁,长约20米。
石老人正门
石老人观光园正门位于青岛崂山区崂山路上,距离石老人海水浴场东北方向数百米的地方。门依山的自然形状而设,宽阔的门顶上三只丹顶鹤在休憩,两只艳丽的孔雀站在门楼上,那鲜艳的长尾巴一直垂下来,很漂亮。

附件1.石老人的传说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岛”。
附件2.天街的传说
石老人卧龙涧的神奇之名不但吸引了地界大批奇人异士,更吸引了很多仙神。就连王母娘娘身边的七仙女也纷纷向王母娘娘询问,并要王母带他们到人间仙境开开眼界,看看卧龙涧到底是如何好法。王母娘娘推辞不过,便向玉帝请奏说:“想带七仙女下去看看卧龙涧。”玉帝准奏道:“让他们开阔一下眼界也好,但必须天亮前下去,天亮后回来,不得惊扰地方”。
选一时日,王母娘娘带领众仙女,趁天亮悄悄来到了卧龙涧。来时正值冬季,仙女们向下一望,只见整个山一片银装素裹,棵棵松树在雪的衬托下更显得青翠挺拔。山上所有的树枝都挂满了雪花,每根树枝都像一条即将腾空而起的银龙好不气派。小溪、河流结冰后自涧顶直挂而下,犹如银河天梯,凡人可登梯直上九天一般。结冰后的水池好似一个天然浩大的银镜,专为众仙女阅容而造。众仙女都已目瞪口呆,连发出一声惊叹都忘了。
王母娘娘也好像初来乍到似的。再见五福石依然清晰可见,风吹雪压我自依旧。王母娘娘带她们游览了一些景观之后,便觉有些劳累,沿五福石石阶而上见到有一块平坦开阔的场地,便坐下来休息,众仙女为了驱除王母娘娘的疲劳,能带她们多游览一些地方,便就地给王母娘娘献歌献舞表演起来。
众仙女这一热闹惊动了当地的各路神仙,只见果神、花神、山神、树神、土地神等争先前来,请安献媚。一时间卧龙涧是百花齐放,百果齐熟,百树吐绿,百鸟鸣拜,在不知不觉中天已放亮。海平面托着一轮红日自水中徐徐升起,红日映红了整个海面。观海面日出真是一大奇观,此时此地此刻的景观更胜过天庭的仙街,王母娘娘赞叹着说。王母娘娘见天已大亮,便恋恋不舍地带着众仙女返回天宫。
众仙女为王母娘娘献歌献舞的地方化雪成水,形成一水潭被称为“瑶池”。平地被后人重建名为“天街”。
附件3.渡仙坊的传说
王母娘娘带众仙女夜游卧龙涧之事很快就在天庭传开,消息一传开顿时整个天庭沸腾了一般。众神仙就像受到刺激一样,到处都在一轮,打听卧龙涧这一圣地到底如何好法,连天朝议事时都在交头接耳的议论此事。看到众神仙如此情况玉帝心生纳闷,这都是怎么了?
一天,玉帝将太白金星召至身前问道:“这些日子众神仙都在议论什么事?”太白金星不敢隐瞒如实奏到:“众神仙听说陛下和王母游览卧龙涧后,都想下去看看这块人间宝地。”“原来是为此事,那好,传我口谕:命三神五仙为一组轮流到石老人卧龙涧值日当班,借此也可关山望景。卧龙涧内还有不少修炼之人,如遇有可造之材,你等也可以指导一二,渡其早成正果。具体值日安排就有太白金星负责。”
众仙听到消息后都非常高兴,便纷纷找到太白金星请求能早点安排自己当值。太白金星正在应付的时候,有童子报说:“王母娘娘召见太白金星。”太白金星一听便急忙辞别众神仙来到王母娘娘处拜见。王母娘娘道:“玉帝命你安排众神仙到卧龙涧轮值观景,这件事你可别把我忘了。”
太白金星听命不敢怠慢,急忙赶到卧龙涧召来山神、土地神问当时王母娘娘到此观日出的地方在哪里。山神、土地神忙指着天街说道:“就在这里。”太白金星便命在天街以北建造一座牌坊,以此为天界众神仙在牌坊北轮值观景。
有一天太白金星与赤脚大仙托塔李天王查看值日神,正逢王母娘娘与众仙女又到天街赏景,三仙急忙回避,太白金星突然发现在天街与牌坊结合处一凡间小孩正在玩耍,太白金星为了回避娘娘不假思索急忙生智上前抱住小孩进入牌坊,走了一段放下小孩口中说道:“好险,好险。”
话音刚落,只听赤脚大仙与李塔王哈哈大笑,并说道:“太白老儿还在后边呢,”金星好生奇怪,回头一看刚才他抱进的小孩已道貌岸然列入仙班,太白金星顿时黯然,李塔天王接住说你老儿私见渡仙牌坊看你如何向玉帝交差。在山中修炼并有造化之人经指点可以此坊跻身仙班。此后人们便将众神仙轮值观景,渡物化人之地称为“渡仙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