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2016-01-07 17:56:21)
标签:

仰天池

丹炉峰

寿星石

崂山巨峰

灵旗峰

分类: 崂山游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2016年1月7日,天晴朗,温度尚可,能见度佳。

        巨峰景区的建设将《易经》思想与巨峰的神奇结合在一起,沿线按照八卦方位设置离、巽、震、艮、乾、兑、坎、坤八卦门,展现阴阳哲学的独特魅力,贯通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思维。在环形线上,遍布各个景点,高低不一,上上下下,因此完整的游览一圈,需要很好的体力和耐力。

       近期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发出公告称,因崂山风景区巨峰游览区上山道路整修,2016年1月8日至6月30日期间该游览区封闭施工。考虑到巨峰半年内登山不方便,于是决定在2016年初,先去巨峰看看。尽管以前登崂山许多次,但从未有一次完整的把巨峰看个遍。今天游览巨峰,几乎把所有的景点看了一遍,堪称巨峰游览详尽攻略。今天是最后一天,一路上看到很多驴友和游客。
     游览路线:大河东客服中心 ->观光大巴上行->天地醇和广场 ->铁佛庵->铁瓦殿->索道上站->离门->自然碑->孔雀石->灵旗峰->巽门->震门->杜鹃坡->艮门->仰天池->丹炉峰->栈道->坎门->五峰宾馆->乾门->五指峰->兑门->铁索桥->风桥险渡->云霄洞->乾坤洞->坤门->索道上站->慈光洞->玉清宫->白云庵->牛石屋->圣水庵->寿星石->大河东客服中心。

     本次游览户外助手提供数据:总时间5小时53分,总里程:13.43公里,平均速度2.3公里/小时,最快速度13公里/小时,最高海拔1098.4米,最低海拔382.9米,累计爬升1008米,累计下降1029米。  
 
巨峰全景图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坐景区车到达巨峰入口处,天地醇和牌坊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继续前行,到达铁佛庵遗址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继续前行,到达铁瓦殿遗址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继续前行,过铁瓦殿,山路变得陡峭,可见一亭子立于悬崖边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索道上站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之石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之洞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离门
     沿自然碑上行,就是崂山八卦门之一的离门。 “离”是《易经》八卦之一。门头上离卦的符号,是由两个阳爻夹着中间一个阴爻组成。在自然界,代表着火。按方位,它位于正南方。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之碑----自然碑,

        自然碑是巨峰游览区第一石景,这座高高耸起的方形巨大石崮,高约40米,宽约10米,崮顶外凸,下方平削。巨峰的自然碑原来是一座突兀的山峰,因冰川运动拖蚀作用,四周的岩石被冰川拖走,如今只留下了这孑然一身的孤影。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到达三岔口,观景台左看“海上名山第一”石刻
     “海上名山第一”石刻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在95岁时为崂山题写,笔力苍劲,犹如游龙飞凤。
有人说石刻富含寓意:“海”字的三点水像一只喜鹊,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每”像只狐狸,富有灵性,意指崂山人杰地灵;“上”字像是一个道士在作揖,体现了崂山道家文化特色;“名”字如同一只孔雀立在石头上,跟右侧的朱雀石正好吻合;“山 ”字像一个人正划着船在海中乘风破浪,体现了崂山的山海特色;“第”字分明是两只鸟同在一棵树上;“一”字像一只元宝,寓意崂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上看孔雀石

       巨峰游览区自然碑上方,有一象形山石,酷似一只栖息的孔雀,因地处巨峰之南,依中国传统文化“南方朱雀火”之说,所以又叫“朱雀石”。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前行灵旗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巽门
     两山相夹,东侧灵旗峰是游客毕聚之地,下有灵旗峡一线绵延,先天桥跨峡凌空连,六合亭高峙崖顶,烟云弥漫,胜似仙境。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沿走廊登上灵旗峰顶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灵旗峰
    又名“仙台峰”,位于巨峰东南,秀削而薄,如旗展开,故名。又因山顶有三小峰东西排列,俗名“三层崮子”。蓝水《崂山古今谈》记为“灵旗峰,又名仙台峰,在巨峰左侧,其高仅次于巨峰。”  
       灵旗峰实际是游客能登的崂山最高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抬头看巨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下看先天桥和摘星亭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摘星亭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冰川遗迹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险天桥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先天桥下的山路,因为过于险要,已经封闭。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下灵旗峰,继续前行,过震
       震门的“震”也是《易经》八卦之一,由在上面的两个阴爻与下面的一个阳爻组合而成,位居东方,在自然界,代表雷。     
      震门楹联的上联是“海涛拍岸疑雷至”;下联是“雾气拂面是飞云”。意思是当你与顺风飘来的云雾融为一体时,就会听到海涛、林涛、风涛……会感到山与海的交融、人与自然的交融、心灵与天地的交融,会充分体味到“道力神功不可言,生成万化独超然”的意境。似乎也体现了当时的情景。兴许就因为崂山多云雾,使之沾上了更多的仙气,从而成为了道教名山。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昨天巨峰刚下了小雪,路滑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杜鹃坡

因山坡遍布杜鹃花而得名。巨峰的杜鹃花是崂山的一大自然景观,杜鹃花也叫做映山红。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仙洞

      仙洞阔大,道路曲折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回看巨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艮门

      乱石嶙峋,洞窟穿梭,常有人到山前疑无路,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觉。。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前行左转去丹炉峰,现已经禁止攀爬。

        沿登山阶梯上行,不过一两分钟就可以见到,老子的《道德经》摩崖石刻上篇,煌煌五千余言,用正楷刻在石壁上蔚为壮观。
      《道德经》即《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被道教称为“道德真经”。据有关史料记载,老子晚年因亲眼看到周王朝的衰败,便“去周隐居”,西去流水,以化异俗。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五千言”,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再上得数十石阶,路旁就有李白“太白梦仙图”“丘处机说法图”,“庄生晓梦图“,”“老子悟道图”,的浅浮雕,线条流畅,仔细辨认是范曾的手笔,大家风范。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上去的路覆盖冰雪,太滑了。小心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前行道岔口,见铁丝网,前行去丹炉峰。左转去仰天池,现为军事禁区。铁丝网铁门处不知被谁撕了一个大口子。正好人能钻进去。缺口处进去,前行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上面为仰天池

       由于没人维护,那小路边的野草疯长,只能看到一点路的影子。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沿石阶而上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此处危险,如果没有护栏,估计很少有人上去。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四周看看

南面丹炉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折回岔口。前行丹炉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铁梯上行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飞鱼,飞碟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下看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丹炉峰看西面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原路折回,回到主线
漂亮的冰挂和冰瀑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八角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前行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栈道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远看“福”字

       巨峰八卦环线坎门处,岩壁上镌刻着两个集王羲之书法的巨大“福”字。取“福无双至今又至”之意。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坎 门
      丹炉峰北侧的山门就是坎门。“坎”是《易经》八卦之一,位居正北方。它的符号是由两个阴爻夹着中间一个阳爻组合而成。在自然界中,代表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在崂山巨峰的北侧巧妙地设置了崂山海拔最高的天乙泉,即原泉,正吻合了中国古代先贤的“天一生水”理念,也使崂山巨峰这些妙然天成的“八卦”真正达到了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五峰仙馆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远观虔女峰

    山峰秀丽而润泽有光,山花簪髻,云纱遮面,雾带回绕,仪态万千,酷似一亭亭玉立美女虔诚朝拜,故名。1986年,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应青岛市妇联之请,为该峰题名为“虔女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乾门

      天然巨石,为五指峰(五岔、小巨峰)的指间,地处西北。由北九水进入巨峰景区,常由此处进入。旁边峰间建有五峰仙馆,夹处巨石之间,别有景致。五指峰尖耸并立,峻峭异常。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五指峰

      山回路转不见君,五指高擎乃故人。眼前诸峰是一组奇特的山峰,东西向排列,比较集中的5座山峰依次高低错落,纵向节理较多,最高的那座海拔1050米。远看,这5座山峰就像一只伸开了五指的手,直刺青天,因此被称为“五指峰”。这里的风光特色主要是高山和奇峰,秀姿峭拔,庄严雄奇,让人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兑  
      通往兑门的路称“自强路”。自强路取自《易经》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兑”也是《易经》八卦之一,是由两个阳爻托着一个阴爻组合而成的。在自然界,它代表“泽”,就是现在讲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宝贵“湿地”。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巨峰的“风桥险渡”,是一座悬索桥。身长百余米,高悬于深深的山谷之上。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过风桥险渡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云霄洞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乾坤洞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到达坤  
      沿着讲习路上行,就是坤门。“坤”是《易经》八卦之一,由三个阴爻组成。在自然界,代表养育万物的土地。在方位上,居西南。在巨峰游览环线上,坤门正好位于巨峰的西南方。坤门,“身过斯门直方大,人居坤位自含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坤门处看灵旗峰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巨峰公公婆婆石

巨峰公公婆婆石位于巨峰索道站上,“海上名山第一”石刻旁边,此峰好似一对恩爱的老夫老妻,再次守望了万万年。故名:“公公婆婆石”。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看险天桥和交叉口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慈光洞

       返回岔口处,前行左转,到达“慈光洞”,海拔746米,位于巨峰索道上站下方。洞呈卵形,高2米,宽1.5米,两侧一平台11.52平方米,洞内石壁上刻有七绝诗一首,诗上方刻有“慈光洞”三个大字。据记载:“慈光洞”三字系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手书,取“慈圣皇太后光辉照耀山洞”意。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下方的环行线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玉清洞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可达玉清宫遗址

        慈光洞西侧的“玉清宫遗址”,据传始建于唐代,于明正德六年和嘉靖二十七年重修,分上、下两庵,下庵玉皇殿又名铁瓦殿。清代乾隆年间,铁瓦殿毁于火灾,上庵受其影响,亦渐倾圮。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白云庵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过景区主线,继续东行不久,约400米处,到达圣水庵和牛石屋

圣水庵

     巨石壁立的石壁上刻有“圣水庵白云洞”两列6个字,字体约30×30厘米。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石壁左右裂开,开口上下贯通,上窄下宽,水沿缝而下,落地成潭,未见干涸。不见流水却闻水声,因而得名,据传是流清河的源头。其南侧有建筑遗址,推断为圣水庵遗址。洞内有水流出,有人在接水,背回家喝。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白云洞

       继续东行,有一通洞,名曰“白云洞”,洞顶盖以巨石,石洞穹窿状,最高处约2米,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洞内地面平整,洞外有石阶,当地人起名“牛石屋”。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折回50米,见有下行的野路,直接下行,野路陡峭,及其难走,左转到达河谷,抬头看, 寿星石

      寿星石位于灵旗峰东北,公司涧上游。石高近百米,鹤骨长须长发双肩微垂,五官栩栩如生,盘坐于涧边山中。如此高大、逼真、纯天然奇石实属罕见。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沿河谷下行,一路上不知何原因,树木、灌木丛被毁,可惜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崂山游记之攀巨峰看仰天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