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2015-04-25 15:44:38)
标签:

文化

鹤山

即墨

遇真宫

崂山

分类: 崂山文化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鹤山,位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行政区划上虽属即墨市,但属于崂山山脉的延伸,与崂山主山系仅一条马路之隔。鹤山海拔223米,山虽不高,却风景秀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最秀奇者,首推鹤山焉”,“游崂山不游鹤山乃为憾”。

      遇真宫,原名遇真庵,著名道士张三丰、李灵仙、徐复阳、邱处机曾在此修行。

     

进入遇真宫,首先来到聚仙门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前行迎面见“寿”字后,转过一块巨石,迎面遇真宫山门。
山门为牌楼式建筑,庄重古朴,上书“鹤山遇真宫”5个镏金大字。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山门正对面见石刻阴阳八卦太极图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抬头看刻石灵芝泉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山门前左转,见竹林中三块石碑,为重修鹤山遇真宫碑记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1998年重修鹤山遇真宫碑记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前行见鹤英茶室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前行到头为梧桐金井
  梧桐金井在遇真宫西侧,有一水质清冽的深井,井口附近曾生罕见的野梧桐,树冠笼罩井上,人以为奇,故称“梧桐金井”。井水清冽甘美,为山中道人秘享,只有名士闻人至此,方汲而待客。现游人可探勺取之仔细品味。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进入山门,右转为道教文化陈列室,为展览道教文化、文物风景名胜的场所,以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松如人寿老愈坚,竹有高节清益远。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左转前行,登上石阶。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上台阶见招鹤回鸣的石碑

      "拍拍手听鹤叫"此景位于三真殿前,在此处面朝北边,凝神拍掌,会听到“仙鹤”天籁般的鸣叫。堪称世界之谜,绝世无双。使游客油然而生“烟波江上不解愁,黄鹤飞离鹦鹉洲,仙山还是鹤山好,海阔天空任遨游”的感叹。

      游人到此,大多数伸出双掌,奋力击掌。能够听到“吱”的一声——惟妙惟肖的鹤叫。我试过的,真的能听到。是不是很神奇。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左转三真殿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邱真人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李真人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徐真人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墙上的壁画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继续前行见石梯,即为水鸣天梯

      "跺跺脚闻水声" 登梯闻水声
      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此处台阶共有47级,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上端的人便会听到叮咚悦耳的水鸣声,让人啧啧称奇,十分奇特,声音也非常的好听。。“咚”“咚”“咚”“咚”…… 一阵悦耳的声音响起,恰似深山水涧中,一滴滴泉水滴落在平静的溪潭。直到前面的走完石阶,忽然,声音消失了。 所来之人无不惊奇称赞。“这是一个世界悬疑呢。”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左转老君殿

       老君殿祀太上老君,乃道教至尊之神。塑有太上老君神像,两旁侍金童玉女,两侧塑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神像。太上老君即春秋时期道家学说创始人李耳,他的著名著作《老子》一书被改名为《道德经》,成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被称为道教圣经。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太上老君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八仙神像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墙上壁画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继续前行左转玉皇殿

       玉皇殿祀玉皇大帝,其全称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神像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七星玉笏,端坐龙椅。左右是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两侧是左天蓬、右天蓬、华光元帅、玄坛元帅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统领一切神,为民间崇拜的最高尊神,是天地人三界十方万灵真宰。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右转前行见鹤山遇真庵刻石和界石

       遇真宫宫东侧的摩崖上横镌着“鹤山遇真庵”5个大字,乃长春真人邱处机亲书,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清晰完整,不减风姿。

       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元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县)滨都里人。他生于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的农历正月十九日,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赴宁海州昆仑山烟霞洞学道。翌年9月,拜王重阳为师,与马丹阳、谭处端、赫大通、王玉阳、刘处玄、孙不二同称全真道北七真人。金大定九年(1169年)冬,随师入关,大定十四年(1174)入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及陇州(今陕西陇县)潜修,创立全真道龙门派。邱处机曾多次到鹤山讲道传玄,说法阐教,并亲书“鹤山遇真庵”。

      最左边的字为遇真庵界石: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前行见石碑“中元永寿太和真君”。

      徐复阳,字光明,号太和子,又号通灵子,明代莱州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鹤山派创派祖师。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年)二月十四日生,幼年双目失明,精于医卜,游食多方,后流落到即墨鹤山,被李灵仙收为徒。徐复阳得李灵仙秘方治疗,后双目复明,遂在鹤山遇真庵的鹤山洞中面壁9年,又至明霞洞和太清宫潜修。功成后,入主遇真庵,并创法派为“鹤山派”,是全真龙门派的一个新支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二十日逝世,年80岁,敕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徐复阳被皇帝敕封为“中元永寿太和真君”。同年飞升于鹤山,在世80岁。遗著有《迎仙客词》。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在三座殿的左边分别为鹤山遇真宫庙会介绍

   

文化之即墨鹤山遇真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