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崂山明霞洞后上方面的陡峭小路,一直攀爬上行,路上可见有两个天然洞穴,较大的称为玄真洞,小的是三丰洞。
玄真洞
玄真洞位于明霞洞后玄武峰近巅处的峭壁上,明霞洞上方100米左右,悬岩峭壁下。该洞海拔530米,为天然花岗岩石洞,洞口呈半圆形,洞内呈椭球形,洞壁十分光滑。洞前一平地约有30平方米,平地上生有数蓬修竹和几株古树。洞口南向,外洞口高约1.6米,宽约1.3米,洞内高约2米,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卵形石洞,洞口经过人工修凿。洞的右侧有一废墟,5个平方米左右。洞上方横镌“重建玄真吸将乌兔口中吞”十一个古朴、笔力劲遒的大字。 原为张三丰修炼处所,洞额镌刻有"重建玄真吸将鸟兔口中吞"十一个大字,传为张三丰手书。洞旁刻有“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吞”12个字,第四、五两字,因山石脱落,已不可认,据《胶澳志》记载,为“妙真”两字,另有一说为“真洞”二字。这一行字笔力遒劲、古拙,传说是张三丰亲手所书。“乌、兔”即指日、月,“口中吞”是道家吐纳导引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即“采日(金乌)、月(玉兔)之精华,散而为风,聚而为形”。清末翰林庄陔兰诗曰:“陡绝玄真窟,盘崖一径行。下云鸡抱卵,出海蚌还珠。中有光明镜,常悬日月符。三丰留口诀,玉兔养金乌。”
三丰洞
玄真洞左侧有一西向小洞,叫三丰洞,就是张三丰修行的地方。洞旁镌有明代登州武举周鲁题诗:“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屋小,万山环翠雾中围。”洞内面积很小,只能容下一个人,里面还摆放着一个圆形的石墩,据说张三丰在这里修炼了10多年。也有一种说法称,当年张三丰参透世事,在玄武峰的北面和东面峭壁上均凿有一洞,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选择洞穴,以掌握内炼之事。
先见竹林

攀上此岩石,竟然是玄真洞和三丰洞

玄真洞






三丰洞
在玄真洞东侧有一小洞,仅能容一个端坐,为天然花岗岩石洞,石洞是半天然半人工开凿的,呈卵形。洞口高90公分,宽80公分,洞体高1.2米,洞壁十分光滑。洞右有明朝武举周鲁诗一首"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层小,万山环翠画中围"。
旁边是三丰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