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显灵宫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石横四村,是肥城市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建筑。泰山显灵宫俗称“西行宫”或“行宫庙”,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三月建,现正殿、东西配殿、前过殿保存完整,占地面积2815.2平方米。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物古迹,发展文物旅游事业,1998年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石横镇政府对显灵宫进行了维修,使之焕然一新,每年参观游玩者络绎不绝。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石横村西泰山显灵宫为中心,庙会自农历四月初八日始,会期8天。是时,四方香客云集,庙内青烟缭绕,庙前有为香客修建的茶棚,为饮水进餐的场所。庙会商贾云集,土产、山货等商品齐全,东起黄家井,西至庙西边场院,南从梅家桥,北至福山寺,游人如织。日与会人数两万余人。庙前有戏楼,聘剧团演出助兴。另有马戏团、玩戏法、武术场、评书场等,饭棚接连不断。因四月八时值麦收前夕,麦收农具齐全,杈耙扫帚镰货摊相连。1937年因战乱停会,1965年恢复庙会,开始后停会。1979年改为物资交流大会。
此外,在北京市西城区鲜明胡同也有一个明朝建筑显灵宫,现已拆除。
庙前原有古戏楼1座,清初创建,座南朝北,石基石墙,砌垒精致,挂瓦楼顶,有清乾隆时东衡鱼进士胡翘楚所书楹联“不大地面有家有国有天下;平常人物能文能武能鬼神”。横批“镜花水月”。
前殿为大门过殿,穿堂式,面阔三间,硬山顶,重梁起架,顶部为黄色硫璃瓦,大脊和垂脊为黄釉陶塑,通体彩塑龙纹,门上有石条横额,上刻“泰山显灵宫”五字,落款为“明万历肆拾贰年叁月创建”。
前殿为过殿,塑有“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旁的壁画
院内的布局
正殿南两侧为东西配殿,是对称式建筑,前廊式,硬山顶。顶部为黄色硫璃瓦,大脊和垂脊为黄釉彩塑。大脊两端有鸱吻,四条垂脊背均有戗脊和脊兽各四。
西配房南面为石屋4间,内住管理人员。
东配殿南是灵官殿,面阔两间,坐东朝西,硬山顶,顶部为黄色硫璃瓦,四条垂脊上均有脊兽各四。西墙窗户北侧有刻石一块,落款“明天启三年六月”。
东配殿北有送子娘娘殿
西配殿北有眼光娘娘殿
正殿为“碧霞元君殿”。高大雄壮,内塑碧霞元君像。面阔3间,东西长9.6米,进深8.7米,砖石土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廊式,硬山顶,顶部为黄色硫璃瓦,大脊和垂脊为黄釉陶塑,通体雕满龙纹。
东西山墙外侧上部镶有彩色陶塑,西山墙上塑有“十八罗汉斗悟空”,悟空居中,滑稽有趣,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东山墙上为“八仙过海”、“鹭鹚戏荷花”、“鲤鱼跳龙门”等。
碧霞元君是中国明清时期道教的重要女神,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
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的泰安市。碧霞元君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或“北圣母
南妈祖”的说法。泰山奶奶在北方地区,妈祖娘娘在南方地区,前者是山神,后者是海神,成为闻名于世的重要女神。
九天娘娘

正殿前廊东西山墙内侧刻石云:“山东济南府肥城县高余社见在石横居住,会首尹秀发心约合会善信,同施银三两八钱,买正殿椽料公用,自立石碑,书石于后,会首尹秀张氏、尹门宗氏、男尹冲斗……。万历四十二年三月□□日仝立”。知宫创建于明万历时。
另外还保留有多块创修重修碑。
以下资料,来源于网上的游记,在此借用。在此对原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原作者本人不同意,可告知删除。
附记1
正殿后门有穿廊与后楼相通,穿廊东西墙上均有门,门两侧有窗,东西两墙底部各镶有圆首石碑三通。东墙最北边一通为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碑。
后楼为石砌双层建筑,顶部和二层已坍塌。后楼有碧霞元君卧姿塑像,俗称“睡奶奶”。楼下花轿内塑有“马姑娘”像。
附记2
石横集在石横镇驻地石横村。因自古石横为肥城最大村庄,是泰西著名重镇,故石横集为著名集市。石横集农历“四、九”逢集。近年上市商品种类近千种,上市人数达万余人,日成交额20万元以上,为全市最繁荣的集市之一。
据传石横在唐代之前即已有集市,宋、元、明、清几代即为肥城八大集市之一。原市场在石横村东门至西门外的泰山显灵宫东西大街和几条南北街,集市长约3华里。自东向西依次为蔬菜、粮食、杂货、食品、家禽、秫秸、芦苇、家具、木料、骡马等市场。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平阴、东平、长清乃至黄河西诸县的商家纷至沓来,附近数十里群众亦前来买卖。因石横村有城墙城门、泰山显灵宫、天齐庙、吕祖祠、四眼子井、福山寺一系列名胜,顺便游玩、进香者不乏其人。1940~1947年,因战乱和灾荒,市场萧条。1948年之后,市场又逐步繁荣,全县集市统一“一、六”逢集,影响了商品流通。1978年后,石横恢复“四、九”逢集,集市又日趋繁荣,“日已西斜集不散,天黑仍有买卖人”。
1981年10月,集市迁至村东。北起镇机关门口,南至镇党校,西从石横东门,东至造纸厂门口,呈“十”字形,全长近2000米,宽26米。
1991年3月,集市迁至红石河东新建商业街。现有摊位1000余个,商品数千种,日成交额15万余元。
附记3(来源网络)
显灵宫东西两山墙外侧上部均镶有彩色陶瓷浮雕。清末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至泰山时,曾见“山东景仰署泰山女神庙”(经查即斗母宫)山墙上的陶瓷浮雕,其1923年出版之《如诗如画的中国建筑和景观》中收有此照片。但原物今已不存。而显灵宫东西两山墙陶瓷浮雕完整无损,堪称珍贵。而且其题材取自《西游记》故事——经鉴定西山墙瓷雕场景为“十八罗汉斗悟空”。本事见百回本《西游记》第五至七回中。宫墙即创建于万历,瓷雕则应属年代较早的《西游记》题材文物。
大殿西山墙上部是一排排的琉璃画,每块琉璃砖上都有浮雕的佛道仙人形象。最下排的正中的是一副猢狲样的孙悟空,坐在一片巨大的桃叶上,守着几个蟠桃,横眉立目,闷闷不乐,表现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蟠桃会的场景。其他的罗汉和八仙形象大多是衣袂飘飘、欢乐开怀的样子。
东山墙,同样也有佛道仙人和鹭鸶戏荷花、鲤鱼跃龙门等内容的琉璃画。正殿正脊、垂脊,配殿、过殿东西山墙、正脊、垂脊,都有生动的龙凤、祥兽、花鸟、人物等的琉璃雕像。
正殿东西山墙外侧上部镶有彩色陶塑,西山墙上塑有“十八罗汉斗悟空”,东山墙上为“八仙过海”、“鹭鹚戏荷花”、“鲤鱼跳龙门”等,很是精美。
附记4
石横镇位于肥城市城区西北部22.8公里处,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左丘明故里。镇机关驻地距肥城市政府所在地26.8公里。北与平阴县的安城乡、平阴镇交界,西与平阴县的孔村镇、店子乡接壤,东与湖屯镇相邻,南与桃园镇相连。北依济南,西靠济菏高速公路,南有青管公路穿过,东与本市湖屯镇接壤。总面积为92.4平方公里,耕地为3824公顷,全镇辖43个行政村,总人口8.86万人,人口为8.8万人。
石横得名于该村邻近一条大山沟,而得名“石沟”。据史书载:宋朝为石沟镇,金代因一陨石降落在村北,横置于山坡上而改为石横。民国时为肥城县七区。后为石横乡,1958年成立石横公社,1984年1月为石横区,1985年11月改为石横镇至今。
石横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较为著名的有舜王冢、舜帝祠、霸王墓、关公“风雨竹”、“四眼子井”、泰山显灵宫、福山寺、圣佛寺、左丘明墓、古银杏树、隆庄天主教堂等。石横又是武术之乡,历史上有“枪不扎石横”之说,“徐家枪、梅家棍、邹家皮锤不用问”的歌谣流传甚广。
2020年10月5日修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