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冲突进行时!

标签:
三江源人兽冲突雪豹棕熊狼 |
2013年12月,青海果洛州一名牧民拍到自家羊被雪豹吃掉的视频。
在《志愿者三江源环保行记:人兽不冲突?》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她在三江源地区看到的“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场面,这一场面的出现是基于当地牧民的宗教文化信仰和对自然生态保护的认同,这是事实。但在三江源,人兽冲突问题仍在多个地区加剧,棕熊、雪豹、狼等食肉动物频繁捕食家畜。以下是山水雪豹保护项目主任刘炎林、原雪豹保护项目协调员尹杭对人兽冲突问题的分析——
人兽冲突进行时!
据山水在青海治多县索加乡的调查,90%的牧民房屋曾经被棕熊破坏过。在杂多县,受访的50多户牧民几乎全都表示房屋曾遭到熊袭击。从2011年至今,玉树至少有3人被棕熊袭击死亡……报复性猎杀也已经发生,三江源地区多处发生过杀死雪豹和棕熊的事件。
刘炎林称,在牧区,“人兽冲突”主要肇事的物种是棕熊,雪豹和狼。人兽冲突一方面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棕熊破坏房屋,甚至杀死杀伤人,雪豹和狼掠食牛羊;另一方面也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加剧的人兽冲突可能引发报复性猎杀,降低野生动物保护的意愿,长远来看,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一大威胁。
刘炎林认为,造成人兽冲突加剧的可能原因有: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加强,特别是枪支收缴,人对动物的骚扰减少,动物对人的恐惧降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比如牧民定居造成没人看护的冬居房在夏季易受棕熊破坏,草场划分到户以及教育政策方面撤销村小,学生集中到乡镇或县城的寄宿小学,使得劳动力减少,对牲畜看护力度下降;野生猎物下降,如灭杀旱獭和鼠兔,造成棕熊和狼的自然食物减少,转而袭击牲畜。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食肉动物种群的增加,刘炎林说,当然这只是推测,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来确证。
尹杭还表示,老百姓放牧方式的改变也是人兽冲突加剧的一大因素:牧民由于家中缺乏劳力,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放牧方式由原来全天跟着牛羊,变成现在很多牧民是坐在家里拿着望远镜看牛,从而造成看护力度降低。
棕熊
钻进羊群的狼
为了缓解人兽冲突,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一直在三江源地区探索人兽冲突防范和补偿机制:在青海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启动的应对人兽冲突试点,针对牧民遭受熊破坏房屋的威胁开展防护性措施,尝试用废旧不用的网围栏,通过焊接为牧民房屋进行加固。山水还邀请技术人员到莫曲村进行焊接,并培养本村的电焊技术人员。
在玉树囊谦县前多村,山水与当地牧民、林业局及寺庙一起建立“家畜保险基金”。当牧民的家畜被袭击后,由保险基金支付一定的补偿。尹杭还制作了《防熊手册》发给牧民,告诉人们如何防范大型动物伤害。
在玉树哈秀乡岗日村,通过村民资源中心推动,部分牧民家采取了建立防熊电围栏、高端铁丝围栏和加固门窗等措施。
另外,山水加强了对食肉动物的调查研究,为缓解食肉动物与牧民冲突提供科学建议,包括研究棕熊的食性、活动范围和活动规律,调查棕熊破坏房屋的影响因素;研究雪豹的数量、分布、食性,以及牧民对雪豹的认知和态度。
目前,防熊工作正计划在三江源更多区域加以推广,山水也呼吁社会关注整个三江源地区的人兽冲突问题。
青海林业厅则在2012年开始实施陆生重点野生动物造成农牧民人身财产损失的补偿办法。2013年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开展了试点工作。今年全面开展补偿工作,但是由于野生动物肇事的调查取证工作较为复杂,程序较多,全面落实补偿政策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此外,事后的经济补偿,虽然有助于降低野生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但还需要其它配套的工作来缓解人兽冲突,比如加强放牧管理、宣传教育和野生动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