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摄影师 DV拍重建

(2009-04-24 14:55:04)
标签:

地震

农民

dv

灾后重建

四川

彭州

山水

摄像

纪录片

杂谈

源自《成都晚报》,撰文:成都晚报 记者 钟茜

 

    他,叫肖永发,原本是彭州市小鱼洞镇中坝村的一名普通农民。然而,他现在成为镇上远近闻名的“名人”,电视台记者还专程从北京远道而来专访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手中的DV数码摄像机——肖永发说,他要用手中的摄像机见证家乡灾后重建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程。

  点击观看老肖的纪录片:http://www.shanshui.org/FILMING/Show/?MessageID=C005

 

  地震之后当选乡村摄影师

 

 

  地震前,46岁的肖永发正筹划着自家的农家乐,没想到,大地一阵晃动后,家里的房子只剩下了几根柱子。地震后,肖永发从山上砍来树木,在废墟上重建新家。这时,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组织的“我们是主角——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影像记录行动,正在招募乡村摄影师。

 

  “我一直想记录灾后重建的点点滴滴,就是想在几年、十年、二十年后看到家乡在政府的领导下,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得更美、更好的。”老肖说。最终,老肖成了一名乡村摄影师。

 

  

    胡乱拍摄 竟成科考资料

 

  去年8月,老肖来到了成都,参加为期一个礼拜的摄像培训。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来自安县、青川、汶川、平武的农民。老肖因为年龄最大,被大家称为“老大哥”。

 

  第一次从老师手里接过数码摄像机,老肖相当紧张,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7天培训后,老肖学会了开关机,可辅导老师嘴里的构图、画面、特写等专业术语,让他捉摸不透,却又“感觉很有意思”。

 

  回到中坝村,老肖一头雾水,不知道拍啥。当时,恰逢中科院的专家来到小鱼洞考察地震破坏情况,老肖作为保护区的义务巡逻员,带着众位专家上山了。

 

  垮塌、滑坡、泥石流……老肖想,这些镜头中肯定会有有价值的内容。谁知,他拍摄的内容引起了专家的极大兴趣,专家临走时还特意拷贝了他的录像带,称要将此作为科考资料。这可乐坏了老肖,也激发了他对拍摄的浓厚兴趣。

 

 

  重建纪实成都展映获好评

 

 

  去年9月中旬,中坝村灾后重建选址大会开始了,村民们围坐一起讨论重建住房的方案。老肖将DV对准他们,镜头里,一间简易搭建的帐篷内,烟雾缭绕,村长双手叉腰,头头是道,“重建方案有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一种,在这个本子上签名、盖手印,咱们就开始重建家园!”村长讲完书记讲,书记讲完镇长又讲,之后是村民七嘴八舌的讨论。老肖把整个现场全部记录下来。这些镜头后来被剪辑成23分钟的纪录片——《中坝村重建纪实》,去年10月28日在成都展映,受到不少参观者好评。

 

  “讨论看似乱糟糟的,但记录了乡亲们最真实的想法。”老肖认真地说。

 

 

  引起关注北京记者采访他

 

 

  渐渐地,老肖拍摄DV记录灾后重建,引起了媒体关注。最近,北京电视台记者还专程远道而来赶到中坝村,为老肖做了一期新闻专题。采访完毕,老肖毕恭毕敬地向电视台记者取经,“他教我怎么为画面构图,方法还真管用!”老肖感叹。

 

  拍完一卷录像带,老肖会把影像播给村民观看。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村民们乐坏了。如今,村里开会、红白喜事、筑桥修路,都会叫上老肖,“几个月下来,带子已经拍了二十多盘,影像记录四十多个小时。”老肖说,自己就生活在村民们中间,能拍到记者们拍不到的镜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重建的艰辛,都在我的镜头里记着呢。”老肖得意地告诉记者,若干年后,后代能通过这些片子,看到家园如何一点一点重现生机,如何一天一天变美好,看到家乡如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都晚报》记者 钟茜 摄影 孙立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