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妻养家与招夫养夫——看《为奴隶的母亲》和《天狗》
一阵撕心裂肺的叫喊之后,她隐约听到“是个女孩”,就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她惊呼“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原来丈夫已把孩子扔掉。这是昨晚中央六套电影《为奴隶的母亲》的第一幕。这是根据柔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一场景吸引我在午夜时分不顾第二天的计划和安排坚持把它看完。
第二幕是媒婆带地主婆到河边看带着儿子春宝洗衣服的阿秀,媒婆又独自去劝服阿秀的丈夫阿祥。阿祥得了痨病,卧床难起。媒婆大讲受穷和活下去的道理时,阿秀正好在门口听到了。媒婆走后,阿祥爬起来,跑到河边,走进河里。水到腰际的时候,春宝喊道,爹,娘不让你死,娘让你回家。
第三幕是典妻契约。地主李家给刘阿祥大洋100块儿,阿祥把妻子阿秀典给李家三年;阿秀三年内不能为李家生一男孩,可延期两年。赎金是大洋20块儿,过期不赎,终身为奴。事实上,李家只给阿祥大洋80块儿,还是先给70块,剩下的10块待半月后李家认可了阿秀再给。
第四幕是阿秀在李家的生活。地主婆是一家之主,地主年过半百不能生子,也不允许纳妾,但为传宗接代,不得已想出了典妻生子的主意。不禁想起当今的借腹生子,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啊。地主婆严密监视、控制地主和阿秀的一举一动。阿秀也处处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有一次,地主参加喜宴,喝醉了酒。地主婆就让佣人把地主送到阿秀的屋里。阿秀急忙端水,给地主洗漱。可地主笑着捧起阿秀的脸,说道,我没醉,我骗她呢。阿秀先是吓得连连后退,接着就粲然一笑。地主欣喜万分,说道,你终于笑了,真好看,我喜欢。地主真是枯木逢春,终日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五幕是阿秀生子。地主站在院中,仰望苍天,激动得说不话来,诗就更吟不出了。接着是放鞭炮,大摆筵席。佣人黄妈艳羡地对阿秀说,你可能会被收为二房,我要是有你这个能赚钱的肚子就不用天天吃苦受累了,生一个就100块儿大洋,我就多生几个。阿祥也带了礼物给地主贺喜,还说求了很多人才凑够礼物的钱。接着又对阿秀说,春宝病重,只剩半条命,再不治就活不成了。阿秀吃惊地问,那80块儿大洋呢?阿祥没有解释,只是向阿秀要钱。阿秀不得已跑回房中,从一个花瓶里拿出地主送给她的祖传的青玉镯子。刚要出门,地主婆看到了。阿秀连忙把手放到身后。在和地主婆争抢中,镯子摔碎了。地主婆说是阿秀偷的。地主也没为阿秀作证。阿秀被扫地出门,地主给她两个铜板,让她在路上买个馍吃。
第六幕是阿秀回家。阿秀拖着疲惫的身子勉强撑到家里。推门进院子,阿祥看到她,掉头回里屋。接着春宝回家。阿秀抱着春宝的头大声说,我是娘,我是娘。春宝已然不认识她了。这时候,村里的一群孩子围在家门口,大声齐喊着那首童谣,从阿秀被典,孩子们一见到春宝就喊。童谣是这样说的:春宝妈,不回家,典给人家做二妈,换回大洋你爹花。春宝听到后,一声不吭低着头也回里屋了。阿秀怔怔地瘫倒在地。电影结束了。
不禁想起中学时代看过的贾平凹的《天狗》,里面有招夫养父的故事。天狗跟着师傅学打井,承蒙师傅师娘的照顾,万分感激。后师傅遭遇坍塌,砸伤双腿,卧床不起,生活难以为继,而天狗已学会编草席,成为手艺人。天狗娶师娘,师傅搬出堂屋。
穷苦人活下去是很难的。为了生存,才出现了这些令当今多数人都难以理解的故事和人性。这些人、这些事,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能够理解,值得同情的。我也慢慢学会了原谅故事中我之前不能原谅的人和事。当然,《为奴隶的母亲》更多的是为了控诉社会对妇女的歧视、侮辱和迫害。
对这种题材的故事,一直抱有浓烈的兴趣和深沉的同情,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怀也许是我的出身使然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