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公众对日本好感度创历史新高

(2010-09-26 13:58:52)
标签:

杂谈

      2010年8月的最新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表明:近四成公众(38.5%)对日本抱有好感,此数字创2006年小泉下台以来的新高;普通公众和学生群体对 日本好感的因由不同,公众更加喜欢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学生则对日本人的某些性格特质表示认同;阻碍中日关系的问题犹在,历史问题仍占据重 要位置,中日现实争端再添新纷扰。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已经是连续进行的第六次活动。今 年调查于6月下旬至7月底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其中,中方城市居民调查和学生调查由中国日报社分别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和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完成。 日方居民和有识之士调查由日本非营利性组织言论NPO完成。

    近四成公众对日本抱有好感,数字创历史新高

    2007-2010 年历年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公众对日本的好感度(包括对日本印象“很好”和“比较好”的提及率)年年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4.4%→27.3%→32.6%→38.3%)。至2010年,好感度达38.3%,比去年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2006年 9月小泉下台之后,在小泉时期被压抑的中日关系改善势能的持续释放。

    分析发现,中国青年知识群体对日本更具好感。详细数据显示,普 通公众中的不同年龄群体对日本好感度呈现差别,其中80后青年群体(18-30岁)对日本最具有好感(42.6%)。而年龄越大的群体,对日本的好感度越 低。此外,与普通公众相比,学生群体对日本的好感度更高,表示对日本印象好的学生达45.2%,这一比例比公众高出6.9个百分点。

 

http://www.horizonkey.com/pic/1231/1231-1.gif

 

    中国公众和学生对日本好感的因由不同

    中 国人对中日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存在高度共识,尤其肯定日本经济对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65.8%的中国公众认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是有益的且必需的 ”。 持同样观点的学生比例更高,达74.1%,比公众比例高出8.3个百分点。而认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是一种威胁”的公众有三成(30.3%),学生 仅为15.7%。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评价点”增多,心态更开放。除“先进的科技(47.3%)”、“质量可靠的产品 (39.0%)”这些日本的传统长项、“硬件”要素外,中国人特别是学生群体对日本抱有好感的理由,还包括了对日本某些“国民性”(中文称民族性、民族性 格)的肯定。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眼中,日本人最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勤奋”和“富于创造性”。其中,72.5%的学生认为“日本人办事认真,工作勤奋、有进 取心”,有48.1%的学生认为“日本人友善、懂礼貌”。

 

http://www.horizonkey.com/pic/1231/1231-2.gif

 

    调 查显示,“电器产品”成为中国公众关于日本的“第一联想词”( 46.4 %),而与2008、2009年数据相比,“南京大屠杀”这一敏感的历史符号在中国公众心中有所淡化,三年来首次在“联想词”中下降到第二位 (2008-2009:62.1%→65.3% → 45.1%)。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公众对日本的认识有较积极转变。调查还显示,日本文化产品对中国学生群体影响较大。38.4%的学生表示提及日本最 先会想到“漫画、动画片”,排名学生对日本联想词汇第三位,而且与第一、二位的联想词比例非常接近。

    当前中日政治军事纠纷有碍两国民众互信

    然 而,虽然中国公众对日本的好感度有所增加,但中日关系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影响中国公众对日好感的因素中,历史问题仍占据重要位置。有58.9%的公众表 示,对日本印象不佳的原因是“日本有过侵略战争的历史,但是现在仍有很多日本人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学生群体对日本的担心则更侧重当前日本的军事政治 动作。虽然学生中也有近六成(58%)人批评日本对历史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但同时有更多的人(68.8%)注意到,近年来日本和中国在领土以及海洋资源方 面存在着诸多冲突,并因此将日本看成是对中国有威胁的国家。

    调查显示,与过去相对集中于历史问题相比,中国公众越来越倾向于认 为是现实利益问题、两国政治经济摩擦阻碍了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如领土纠纷(36.5%)、东海能源争端(29.3%)和经济摩擦(23.3%)。其次 才是“日本的历史认识与教育问题”(20.9%)和日本战争赔偿问题(17.7%)。“中日民间缺少相互信任”也被认为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之 一,此项在学生中的提及率最高,达50.8%。学生群体同时还关注到,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对中日关系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http://www.horizonkey.com/pic/1231/1231-3.gif

 

    中 日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如今历史问题犹在,现实争端又起,这无疑让风雨中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然而,近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从“政冷、经热”到目前“政 温、经热”的发展轨迹,如今民众对日本态度也有所缓和与转变,所有这些因素也为中日关系迈入新阶段提供了良好契机。

技术说明:

注:本文中城市调查数据均采用未加权形式。

    a) 中国公众:
    本 次调查采取入户面对面访问,于2010年6月25日-7月9日实地实施。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在全国城市范围内抽样,入户后按照KISH 抽样法在样本户中确定唯一的目标访问对象,如果按照上述抽样方法抽到的样本户内无合格对象,则以下一个合格样本户进行递补,每个居委会中所取样本不超过 10户。调查结果与其他民意测验专业机构采用类似抽样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调查对象包括来自北京、上海、成都、沈阳和西安5个城市地区的18-60 岁的1617名受访者,显著性地代表了普通人群的样本量。调查结果根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加权处理,该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41%。

    b) 中国学生:
    本 次调查仍然采取自填问卷式访问,于2010年6月25日-7月9日实地实施。访问采用校园内拦截或进入学生宿舍等方式接触样本,由学生自愿参与填写问卷的 方式来获取数据。本次调研的目标院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外交学院五所高校。调查对象为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共 1007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