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们将动力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放在第三位(18.1%),实际上动力技术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能否大规模的推向市场。同时,配套设施(12.9%)还不完善也是人们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期待直接补贴政策,“中国制造”将走红
此次调查还显示,与同档次燃油汽车相比人们最多愿意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付出的钱分别为2.21万和2.22万。零点在2007年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做过相同的调查,2007年人们最多愿意为混合动力汽车多付的钱为2.58万,如果排除新能源汽车降价等因素,两年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接受度并没有出现提高。因此人们在政府出台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最为期待的即购车时直接进行价格补贴(36.5%),而不是通过对厂家提供补贴的方式。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对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其他一些能够降低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政策也被人们寄予厚望,比如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17.7%)、对车辆使用税和高速通行费实行优惠等(13.6%)。
目前国际上存在多种新能源车技术,但各国研发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例如日系车在混合动力方面占据优势,德系车擅长借助柴油和生物燃料……强敌面前中国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福田汽车近期投资50亿新建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其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的优势。本次调查显示,普通公众报告如果购买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首选都是国产品牌(分别为52.4%和47.4%),首选外资品牌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2.2%和21%)。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力相对较高的城市受访者中,选择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距相对较小,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分别为35.9%和25.5%)。
哥本哈根会议的帷幕已经落下,新能源汽车随之似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坊间有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与世界汽车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正在迎来百年一遇的“弯道超车”式跨越。同时国家也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定下2009-2011年形成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的目标。但实际上目前新能源车的价格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此次调查也显示就人们的价格接受度来说,实现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技术说明:此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09年9-10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哈尔滨和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3780名16-60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抽样误差为±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