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途中的“酸辣咸”

(2009-12-28 16:02:22)
标签:

汽车

分类: 零点看天下
“2009福田指数”系列之三: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浪汽车网联合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有车一族的身体健康状况随着驾龄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超过三成人感觉自己容易腰酸背痛;情绪波动也与驾驶时间正相关,久驾更容易烦闷(29.2%);“路怒症”距离现代都市人不再是遥远,堵车时鸣笛(34.8%)和无故超车(31.5%)是驾驶人员行车时主要的发泄途径。

    驾龄越长健康越差,每日驾驶时间越久越易出现情绪波动

    通过对有车一族的调查发现,车辆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无论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还是行为层面都引起了驾车人的一些变化。

    首先,身体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调查显示,有车一族中感觉自己“容易腰酸背痛”的比例占30.2%,是驾车以来最为明显的变化;另有26.1%的有车一族表示“体重比以前增加”。

    其次,久驾易造成人们的情绪波动。调查显示,将近三成有车一族在“堵车时感觉很烦闷”(29.2%),表示比以前更激动、愤怒和易受挫折也有一定比例。

    此外,超过两成的有车族对于车辆有过度依赖的表现,他们表示在去一些距离很短、步行即可到达的地方也常常要开车去。对车辆的过度依赖,一方面不利于有车族自己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不符合当前的低碳浪潮的发展趋势。

http://www.horizonkey.com/pic/1168/1168-1.gif

 

    通过对不同驾龄的有车一族的比较发现,感觉容易腰酸背痛以及在堵车时容易烦闷等是不同驾龄的人们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驾龄越长,一些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方面的不良影响会更突出,尤其是15年以上驾龄的受访者,在“容易感到腰酸背痛”(36%)、“短距离也驾车”(28.1%)和“身材走样”(15.8%)等方面的比例均为最高,10-15年驾龄的受访者表示其“体重比以前增加”的比例为最高(33.3%)。相较而言,3年以内驾龄的自驾车驾驶员尽管整体身体状况变化不明显,但也有超过三成(33.3%)的受访者表示“容易腰酸背痛”,这一比例仅次于15年以上驾龄的受访者。

    而在情绪变化方面,3年以内驾龄的受访者表现比较好,调查中还没有人表示比以前更有挫折,表示更加愤怒的比例也是最低(3.6%)。

    除了驾龄之外,每日的驾驶时间也是影响人们驾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方面。调查显示,每日驾车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在堵车时感到很烦闷(35%)、更容易受挫折(10%)、更容易愤怒(12.5%)及更容易激动(7.5%)的比例均为最高。

    “路怒症”现象多发,恶意驾驶行为存隐患

    “路怒症”的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随着中国汽车数量的增多,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通常“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司机都有这些症状,但并非每个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这是一个病态。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最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司机在堵车时过度鸣笛(34.8%)和闪灯(29.3%);此外,司机在堵车时往窗外扔东西(19.5%)、说脏话骂人(13.7%)等不文明行为也有较高的提及比例。而有车一族也反应,他们在路上也经常看见其他司机在堵车时有过度鸣笛(37.8%)、闪灯(32%),堵车时往窗外乱扔东西(19.5%)、说脏话或威胁他人(13.7%)等行为。

    有心理专家指出:因为“路怒”等心理问题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可能多于酒驾,路怒族的恶意驾驶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无故超车”(31.5%)、“没有理由的突然加速或刹车”(25.6%)、“闯红灯”(18.5%),甚至“故意撞车”(5.7%)等行为在居民眼中也已经屡见不鲜。同样,有车族自己也反应:在行车过程中,确实比较经常地遇到“无故超车”、“没有理由的突然加速或刹车”、“故意阻碍他人超车”等行为。

 

http://www.horizonkey.com/pic/1168/1168-2.gif

 

    一方面,城市道路越来越拥挤,人们对车辆却越来越依赖,“机动需求”与“低碳浪潮”之间产生了无可避免的博弈之战,有车一族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汽车低碳时代的“操盘手”。另一方面,道路越来越拥挤,行车环境越来越糟糕,有车一族的身心健康问题、驾车过程中的情绪问题等也需要引起关注。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09年9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和哈尔滨七个城市共1510个16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公众进行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