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读后感

(2009-05-18 15:15:39)
标签:

杂谈

分类: 零点加油站

      这其实是一本关于金融的教科书,书里面讲的许多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在其他金融教科书里面都有。而关于公司战略这部分,主要包括资本结构,MM理论与风险管理等知识,在一些讲述公司理财的教科书上也都会有涉及,所以关于该书的内容在此我就不再多介绍了。

 

      但翻阅这本书让我进一步思考关于风险的问题:风险的认识与潜藏于公司大好形势之下的风险分析。以下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讨论:

 

      1.我们常常是在风险过后才认识到风险的可怕。在金融的世界,风险与收益是永恒的主题。但在现实的世界,似乎利润才是我们更加关心的话题。至于风险,除非发生了,否则谁也不会知道后果究竟有多严重。例如,我们可能都有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们也承认之这一点,但总还是会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只有在大病一场之后,才能深刻的体会到锻炼身体是多么重要。只要风险没有发生,为规避风险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变成了活生生的成本。生产类企业都知道套期保值可以用来对冲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如果价格正向波动,自然值得欣喜,因为锁定了成本,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但如果价格反向波动呢?本来是想要对冲涨价的风险,结果价格不但没涨还跌了。这时候,可能管理层就会想了:“要是当时没有...现在我们就赚了...”。这事实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即使我们真的意识到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规避风险,我们也可能会错误的对待风险。所以请一定记住,规避风险,是为了减少损失(保值),而不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增值)。

 

      2. 公司的业务年年增长,风险在哪里?对于有利润增长的公司,也许其中很重要的一种风险就是由增长本身带来的“认识”风险:在公司的利润增长中,有多少来源于产业或市场本身的增长?(所谓“牛市中猪都会飞”!)有多少来源于公司自身实力的增长?更进一步地,后者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表现如何?不能获取具有竞争优势的超产业平均利润水平增长的公司缺乏长远的竞争力。在公司的发展与决策中,对这三个问题缺乏充任的认识是可怕的。公司可能会延误自身强化和优化的时机。结果,在一片欢呼声中,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了。那么,如何分析这类问题呢?特别是,如果需要为用户分析这类问题,怎么给出简洁有力的答案?

 

      这里我提出一个模型:CP=IVP+k(MP-IVP),用来分析上述问题。CP是公司利润率,IVP是产业平均利润率,MP是产业中公司具有的最大利润率(第一名的公司具有的利润率),k是增长系数。这个式子将公司的利润分割为产业/市场的贡献(IVP)和公司自身的贡献(k(MP-IVP)),并且k的值还反映了公司自身贡献的利润在整个产业中的相对位置。k的最大值等于1,此时公司的利润是全产业的第一名。一般情况下0<k<1,且值越大越好。如果k=0,则可认为公司的利润完全来源于产业/市场自身的贡献,公司自己并没有成长。如果k<0,则说明公司的利润还赶不上产业的平均水平,容易被淘汰。因此,通过对k值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公司利润的来源及其增长的相对优势。一个利润保持健康增长的公司应该具有一系列不断增大的k值,在产业保持(利润)领先地位的公司则具有一系列稳定且较高的k值。

 

      以上就我是的两点思考,期待和大家一起探讨。如果谁对这个模型有兴趣,非常欢迎一起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