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蓝海战略》

(2009-05-18 15:03:34)
标签:

杂谈

分类: 零点加油站

      知道《蓝海战略》这本书是客户介绍,据说是被中国移动的各级管理层奉为经营宝典几乎人手一本。因此很感兴趣,最近一直在读这本书,也因此了解了移动有些考核方法的由来。

      《蓝海战略》重新解读了企业发展这个问题。书中将企业在现有产业界限的范围内,为了寻求发展采取的与竞争对手争锋相对的发展策略称之为红海的竞争。蓝海代表着尚未被开发,但是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作者认为,流连于红海的竞争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通过价值创新获得广阔的蓝海空间才是企业的制胜之道。

      书中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和工具,以供开创和夺取蓝海。个人认为书中的分析框架和工具有一部分很难落实到实际操作中,例如作为开拓蓝海的基础的价值曲线的绘制依据,书中就始终没有交代。不过作者阐述的蓝海战略的六项原则(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据、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从某种层度上来说,蓝海战略是对我们以往研究思路的一种颠覆。其中,引发我思考最多的是“超越现有需求”原则。

      以往在项目设计时,往往习惯于把更多的目光锁定在企业的现实客户或者竞争对手的客户。对潜在客户的关注甚少,基本不会关注非客户群。

      《蓝海战略》中的案例,鲜活的揭示了对非客户研究带来的巨大价值。非客户的研究往往能够更一针见血的指出现有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或者说现有产品中无法提供但是需求量巨大的价值,也就更容易发现蓝海的契机。

      作者按照产业的远近将非客户分为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准非顾客,只是在找到更好的选择前,最低限度的使用现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一旦有更好的选择,这部分人会很快转舵。与我们的项目相结合,这部分人可能是满意度比较低的客户。以前我们对这部分人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服务或者产品哪些环节表现较差让他们不满,而不是集中考虑如何他们不满意的诉求中的共同点。结果往往是淹没了个性化的差异之中,改进的点也是锁定在一些零碎的小环节之中。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关注一下这类客户反馈中的共同点,将潜在的未经开掘的需求释放出来。也许这种思路的转换能够让我们找到不同行业客户的满意度关键指标。

      第二层次是拒绝型的非顾客,他们因为市场现有的产品或服务不可接受或超过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不使用它们。通常这部分人不会纳入我们的研究范畴,但是在作者的眼中,这部分非客户代表着一片未经开掘的需求之海。寻找到拒绝型非顾客的关键共同点,加以改进就能够将第二层次的非顾客转化为顾客。

      第三层次是未探知型非顾客,他们的需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机会总是想当然的被认为是属于其他市场的。这部分人通常被排除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外。但作者用牙齿增白这一需求给口腔护理品市场带来爆炸式增长的案例说明了我们在研究当中开拓思路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巨大好处。

      尝试在后续的项目中增加一些非顾客的配额,也许也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清楚的发现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