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务员炽热化与社会制度调整

(2009-10-21 06:42:55)
标签:

就业

社会阶层

公务员

选择系数

马斯洛

中国

财经

分类: 时事政治

据悉,公务员报名的第一职位已达47231

如果不出现市场错配,大学生应该从事社会上最重要的工作,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才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问题是,真正对社会最重要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大学生想要的,自然也不是社会上报酬最高的工作,那么,为什么会有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呢?

目前社会将答案归结于大学生:一是大学生择业的观点发生变化,趋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二是公务员工资待遇好,大学生希望通过权力改变命运。无论何种原因,公务员炽热化在中国大陆上漫延,似乎公务员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大量精英和农民工丢掉了饭碗。中国政府提出了多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一是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和扶持大学生企业就业,三是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工作。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当村官、大学生开网店、大学生竞聘区委主任等事例。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生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在某一特定的情境或场合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环境的多变性直接影响需要的多变性;大学生就业选向应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报考公务员仍旧成为大学生最火热的就业选择:

一是生理需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公务员工资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工资始终处于市场的中上水平,且不随着市场经济波动。能够保证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并且维持到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成为其他需要的激励动力。

二是安全需求。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公务员不具备失业风险,就业几乎不存在可替代性;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按照现行的就业制度,唯独公务员安全性最强。虽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有升职、降职、辞退和除名,但是在现实当中一般不产生上述操作的可能性。

三是社交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职业、经历、教育都有关系。公务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事业的马太效应,一些权责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渗透和扩大。

四是尊重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公务员作为社会的中上层,使得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就业保障相对其它社会阶层是最优的。

五是自我实现需求。在市场经济低迷时期,只有公务员有较大的可能性,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个人的能力达到最大程度,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以上这些,是公务员特有的职业属性,是其它社会阶层所不能完全具备的;公务员是马斯洛五个基本需求中最全面的。

 

 

人的生存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相对而言,自主创业、民营企业和三支一扶的就业选择,需要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转移;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市场经济促使这些社会阶层需求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社会分工不同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社会分层明显加剧。

因此,市场经济低迷时代,出于人生最基本的需求考虑,公务员的选择系数要高于自主创业、民营企业和三支一扶的选择系数,人人对公务员心向往之;反之,市场经济高潮时代,公务员的需求系数会低于自主创业、民营企业和三支一扶的就业选择,于是人们常常热衷于有风险和有挑战性的就业岗位。

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务员成为中国大学生择业的首要选择。

 

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公务员炽热化是因为市场经济而导致的,但如果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长期无法改观,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的失业风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或很难找到一份应得的工作,这势必将加剧大学生对权力的向往和依赖。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创造财富的脑力劳动者退化为瓜分财富的“权力劳动者”,导致其潜在人力资本的无法完全释放,也将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因此,公务员炽热化对当前就业形势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平衡公务员和其它社会阶层的利益分配,如何平衡公务员和其它社会阶层权利分配,如何平衡公务员和其它社会阶层的价值分配;这是促进大学生正确选择就业的关键。

 

常言道,是金子总是有闪光的时候。对于所谓的“公务员热”不能过多指责大学生和一些年轻人的择业观念,应该从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和社会利益的公平性两个方面来反思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行为。为此,需要调整我国现行社会分配制度,加大对其它社会阶层的利益分配:

 

一是增加就业岗位的就业保障法律措施。健全的劳动法律体系是劳资关系有序、高效运行的法制前提,我国应加快《劳动基准法》、《劳资关系法》、《工会组织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监察法》等的立法速度,特别是有关产业和行业的劳动立法应该尽快建立。

 

二是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维护和保障劳动者收益。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确立劳动力产权,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劳动力产权的实现。在非公有制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作为劳动力产权的所有者、占有者、支配者和收益者,理应与其他要素所有者一样,处于企业的主人翁地位,享有合法的权益。

 

三是加强政府差别调节劳资关系的制度创新,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好出资人的职责,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制约作用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筹集更多的保障基金以减少和规避劳资利益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政府或法律部门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利益调节仲裁机制,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提高劳动契约实施的有效性。

 

四是合理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反思现在的经济结构,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多的需要是高级技能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是扎堆学管理学、金融学和计算机的大学生,这种供求错配的局面需要改观,否则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下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