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浪迹阿里


标签:
阿里地区雪山浪迹西藏藏族人雪峰杂谈 |
『原创散文』浪迹阿里
文/影:尼娃卓玛(藏族)http://s9/middle/5f00f14dg958523143208&690
离开阿里后,我突然觉得那块土地变得透明了起来。在阿里时,我是深陷进那块土地的。在普兰边防连考察,我看见边防连的战士每天在半山坡的哨楼上站哨时,正前方是一座雪峰,雪峰的后面就是神山。我常常望着神山浮想联翩,等回过神来,就看见山底下有大批朝圣者,一步一叩首,正在向神山方向行进。他们身上的那种执著和虔诚总是让我很感动,我觉得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最真诚和最强烈的东西。
那几天,我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藏族女子,无法抑制整个身心的激动。西藏阿里的文化、地理、人文、历史,甚至一些地方的色彩、气息、形状等等,都让我着迷。过了一段时间,我甚至怀疑以前的自己并不成熟,只有到了阿里,才懂得了用双眼开始打量世界,用心感受人和事物。http://s10/middle/5f00f14dg9491a7c27939&690
离开阿里后的很长时间,才有了一次让我很震惊的苏醒。我觉得我理解了阿里。我想,我对阿里的理解主要是因为去的时候平静,离开的时候也平静,从始至终把阿里选择成了一种生活,而非圣光中的仰望。所以,对它的理解也就是对我那一段生活的理解。理解与认识是不一样的。理解是一种进入,因为对于独立个体的人来说,很多东西都存在于感知之中;而认识有时候其实是一种对立,认识了一种东西,因为对其本质有了一定的把握,故而就会忽略它的意蕴。所以,我更喜欢理解。我甚至非常喜欢把阿里理解得与现实中的它相去甚远,这样,才符合我的审美趣味。
去一个地方体验生活,走访藏民,然后离开,这对于一个西藏政协委员而言,也本属正常。但对我而言,从此却延伸开了一种在冥想中仍在阿里生活着的感觉。这是反常的,我的好多方面为此都受到了影响。我有的时候甚至愿意完全放纵自己,脱开自己,想放弃在全藏生活条件最好的拉萨,然后把工作调到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想看看自己在本能的这种“在场”心理和情绪下,还会如何?http://s7/middle/5f00f14dg9491cc3bd5a6&690
http://s8/middle/5f00f14dg9491a95f3ca7&690
http://s9/middle/5f00f14dg95e843d18188&690
直到在博客写这些散文、随笔、诗歌时,我才得到了彻底的解脱。阿里地区的那种外在的强烈气息,这时候就转化成了一种内在的涌动,表达成了惟一的方法。一个地方,以一股强大的挟裹之力带动了我,使我写出了不少我意料不到的东西。
从这些散文、随笔、诗歌开始,我迷恋上了细节。任何东西都是由细节完成的,我喜欢细节所表现出的生命的本真的魅力。西藏是一个充满细节的地方,有时候人的反应和事件的发生,都在细节中将生命和灵魂作为彻底的归结。
现在看来,我长期坚持写作以西藏为主题的博文,我实际上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地方。作为藏族人,西藏,是适合我的。我很奇怪地能感觉到,有一种气息暗暗符合了我的心性。这更让我相信,地域始终对生命存有养育精神,而生命,就是地域之所以永生的例证。http://s6/middle/5f00f14dg9491cfb214a5&690
http://s15/middle/5f00f14dg9584f38777ae&690
在阿里地区的群山之上,我是雪山之魂,我是高原之灵,我是大赦的雄鹰,在长天和浮云之上,澎湃着高海拔的强者之音,澎湃着阿里朝拜足迹的天使。高高的玛尼堆,生长出冰骨和雪的肌肤,时间压碎的白骨,禁锢着春天的道路。
这是格桑花盛开的阿里,一半燃烧,一半飞翔。沉郁的法号,在悬空的苍茫里,打开了千年的佛家禅语。没有辙迹的藏北,在一次次雪崩的声响中,撕扯着黑色的枯枝,撕扯着千古的神话和传说。风暴支撑的大地,一朵朵雪莲花,闪烁着宁静的光芒。
我是一位与阿里路遇的僧人,我淌着的热泪,代表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我站成一种高度,代表着我对天堂的敬畏!这是心灵的震撼,这是曾经的死亡,我看见风干的肉体,卧在雪山的脚下,通体透明,清澈无比!这是沉默的箴言,这是石头一样沉重的欲望。我感念阿里,我朝圣阿里,如果没有这一方精神澄澈的国度,纵使我踩在这片天堂的土地,我也会虚度这远足的美好时光。
我已经积蓄了太多太多的力量,我将浪迹阿里,浪迹这无视的疆域和雪山的圣洁。我已经获得神灵的允许,在冰雪碰撞的惊险中保留最后的躯体,向人们在最后的挣扎中留下遥远的仰望。或许我的痕迹,依然残留着动物的粪便,但绝对没有尘世的肮脏和浑浊。我是一只执着不归的雄鹰,我拥有与神灵共享的权利。
http://s10/middle/5f00f14dg9584ef36dcc9&690
http://s12/middle/5f00f14dg9584f28c504b&690
飞翔的文字,整洁着浮云的天空。神邸的阿里,山风掠过,雪山冷竣,这是我最初的感觉。逶迤的马队,老阿爸痴痴的长拜,唤醒了沉睡的梦想,唤醒了一匹马的眺望和血液凝成的豪气。星垂四野,一位驼背的老人,用一支苍凉的民谣,漫过雪山的面颊。一堆燃烧的篝火,倒映着玛尼堆高大的身影。
一盏酥油灯点亮,又一盏酥油灯点燃。在月亮升起的白银山谷,叩头的老祖母,正用一生的虔诚,泅渡着她一生的向往。哑默的勒勒车,在帐篷的后面肩披雪衣,站在雪山之间。落脚的阿里,在雪山神秘的失眠中,向谁表述着灵魂轮回的诉说?
千里冰山,万里雪原,山昂头为山,雪低语为雪,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把朝圣的迢迢长路折叠起来,负在我的肩头。谁的热爱?灼伤了黑夜的眼睛;谁的敬仰?让雪地留下一串燃烧的足迹。
阿里,我天堂的阿里呵!我向你走来,捧一颗真心。阿里,我天堂的阿里呵!我向你走来,捧一路的风尘。
【朗诵视频】浪迹阿里
文、摄影:尼娃卓玛(藏族)
(特别鸣谢)朗诵、制作:零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