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采访了

(2010-10-15 22:55:04)
标签:

杂谈

被采访了 - 一休哥的女朋友 - 来自秋天的一片小叶子
 
被采访了 - 一休哥的女朋友 - 来自秋天的一片小叶子
       因为认识烦烦妈妈的原因,我有了更多的机会阅读《父母世界》(《Parents》)的期刊。对于像我这种每天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生活的人来说,算是除了网络之外很重要的一种媒体形式了。但即便如此,我也很羞愧地慵懒着,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每一期杂志。烦妈还反过来安慰我:“这么没什么,我是杂志社的编辑,也没空篇篇文章都看啊。”
       后来烦妈的同事WN编辑要做一个关于父母课堂的主题,想把我作为被采访者加进去。我自然是不胜荣幸。由于WN编辑本人是个孕妈妈,且已进入孕后期,行动不便,只能进行电话采访。虽然这种素未谋面的interview有点空间感,但是经过采访,我再次确认了一点:思想这种东西的传播速度是绝对超越光速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电话里没聊几句,我就感觉对路子,原本计划半小时内就能结束的采访也被密集的思想交流拖延了若干时间。
       再后来,我拿到了《父母世界》2010年的第10期,第一时间看了采访成果。我觉得WN还真挺不容易的,华德福教育这种很接近“玄学”的教育理念挺不好写的。写浅了什么都不是,写深了人家都不信;写左了涉嫌宣传迷信,写右了还不如不写。好在WN有她自己的功力,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切入点,又能符合杂志对相关主题的要求。
       出于一种孤芳自赏的虚荣,我居然认认真真地把这一期的杂志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当然,期刊的信息面太广,不少文章还是被我跳过了。但是我第一次发现,做一本育儿类的杂志居然需要涉及这么多领域。换句话说,从受精卵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有这么多角度的生活内容等在你的前面。在走向父母的道路上,你可以毫无意识地穿越而过,也可能会煞费苦心地学习品味。另外,看来《Parents》能做这么多年的畅销育儿杂志确实不是白来的,这是需要专业和敬业的。
      在这一期中,我只是快速翻阅,就发现了如下方面内容的文章我较为关注:
      关于数字时代的儿童媒体方式,我记得这个问题素儿也曾经讨论过;
      关于儿童汽车安全座椅,这是我一直纠结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个现代化社会才会产生的育儿问题;
      关于感冒偏方,我觉得这是个远离滥用药物的好兆头,虽然这篇文章仅仅是针对准妈妈写的;
      关于母乳喂养应该按需还是按时,我很关心母乳喂养的所有话题;
      关于如何与孩子一起玩树叶子和松果,我们小时候的必玩项目现在也要写成攻略了,有点悲哀,也许是因为我们住所附近的树比小时候少了,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玩儿心比小时候小了;
      关于妈妈下厨的食谱,对于我而言,给孩子做饭就是我教育的一部分,用小巫的话来说,不亲手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人没有权力管教孩子,虽然我的起点太低,但是毕竟女儿给了我提高的机会;
      关于从116页开始的“教育新概念”板块,每篇文章我都仔细看了,这部分文章我一篇都没跳过。
      呵呵,好像不知不觉中做了点广告(虽然《父母世界(Parents)》的销量业绩根本就不需要我给做广告)。就因为自己被《Parents》采访了,就开始推销,这基本上应该算是标准的王婆卖瓜行径。
 
P.S. 为了保留一点博主的神秘感,我把照片中我姓氏的部分涂掉了,想知道的朋友去找找《Parents》的第十期吧,哈哈。不过现在已经10月份中下旬了,不知道书报摊还有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