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境界中的月光(原创)

(2011-11-08 16:41:02)
标签:

读书的境界

自然本色

城市喧嚣

清净恬淡

繁华的苦恼

自由空间

压抑

分类: 原创散文(283)

http://s11/middle/5f00450dhb1352bd437ca&690

倘若我们能够透过自己的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那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了完整意义上的聪明。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越是鳞次栉比,离月亮的距离就越远。都市里五彩缤纷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到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并且支离破碎,留不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一座城市,月光和书籍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如果说门是生活的进出口,那么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难以进出生活在喧嚣里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的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居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扇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了。都市里,也有很多读书人,但这些人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的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弹琴,舔燥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应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一幅画配了镜框。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更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筛落到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是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